小学科学六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六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微小世界 放大镜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①物动,镜不动 ②镜动,物不动 2、放大镜的作用: 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3、放大镜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凸),透明。 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球形的放大倍数最大。 4、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培根(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苍蝇在玻璃上爬行和脚的构造有关。 2、昆虫的嗅觉与触角有关,相当于“鼻子”。 3、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4、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5、触角 蚂蚁:膝状 蝗虫:丝状 蚕蛾:羽毛状 天牛:鞭状 蝴蝶:棒状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形状多种多样 常见晶体: 食盐(立方体)、白糖(立方体)、碱面、味精(柱状)岩石、雪花、维生素C 常见非晶体: 玻璃、珍珠、松香(琥珀) 怎样放得更大 简易显微镜: 两个凸透镜,通过上下调整距离来找到最清晰的图像。 第一台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300倍 荷兰 列文.虎克 显微镜的发展: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SARS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显微镜的使用 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显微镜使用中容易碰到的问题: 1、对光:光线强 (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弱 (大光圈、凹面镜) 2、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低倍镜 视野亮 细胞多、小 高倍镜 视野暗 细胞少、大 4、移动方向和目镜上看到的恰好相反, 例:观察物在视野的右下角,要移至中间,只需将物体往右下角移动即可。 5、看到物体“P”---其实是“d” 6、镜头向下转动时,眼睛要盯着物镜镜头看。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 微生物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单细胞植物:硅藻、鼓藻 临时装片的制作: 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染七吸. 1:擦净载玻片 2:滴一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 3:取样品 4:将样品浸入载玻片上液体中 5:盖上盖玻片 6: 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 7: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 注:观察微生物要用脱脂棉纤维和吸水的办法控制生物的运动。,微生物可以用干草培养法培养。 生物细胞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叶表皮有气孔和叶绿体,气孔用于交换气体,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合成养料。 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时要先染色。 常见临时装片制作器材 镊子:夹取实验材料 滴管: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烧杯:盛放液体 碘酒 :染色 裁纸刀:切割洋葱 吸水纸 :吸取多余的水分 *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