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鼻后孔息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颌窦鼻后孔息肉课件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王建明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原发于上颌窦、具有细长茎蒂、向后突出于鼻孔的息肉。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有其自身病理和临床特点,通常认为它可能是区别于一般鼻息肉的另一种息肉病变。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近年来收治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39例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11~52岁,平均28岁,以18~35岁者居多(27/39例),病程4月~8年。 症状:本组病例中单侧鼻塞30例,双侧鼻塞9例,鼻塞伴鼻衄者7例,伴头痛者16例;睡眠打鼾8例,睡眠有呼吸暂停6例,咽部异物感10例。 资料与方法 临床体征: 鼻腔内灰白色或淡红色新生物39例,大部分表面较光滑;触之易出血者6例;鼻腔内血涕6例;黏液涕4例;一侧面颊部肿块伴压痛者9例;鼻息肉手术史2例。 部分病例行前鼻镜检查可见灰白色的光滑茎蒂向后伸展,以麻黄素棉片充分收缩鼻甲,还可看到茎蒂起自中鼻道,触查质软并可移动,后鼻镜检查可见息肉半透明,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位于后鼻孔或鼻咽部。3例病例坠入咽部的息肉在软腭上举时可看清。 资料与方法 辅助检查: 行X线瓦氏位摄片或X线鼻窦(DR)摄片,部分病例使用螺旋CT扫描机,层厚、层距均为3mm,窗宽250HU,窗位40HU。部分病例用骨窗,窗宽1200HU,窗位250HU。冠状位扫描39例,其中12例加轴位扫描。冠状位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轴位扫描基线平行于硬腭,扫描范围均自上颌窦底部下缘至额窦顶部,或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扫描上、下界。 资料与方法 影像学表现: 病变的密度和边缘:CT扫描发现28例病灶密度不均,11例为低或略低密度为主混杂高密度的阴影,低密度灶CT值在21~36HU。病灶边缘多较清楚、光滑,偶见浅分叶。 骨质改变:骨质改变包括窦壁骨质受压、变薄,18例见上颌窦膨胀性扩大,骨质吸收破坏以内壁多见,内侧壁受累3例,后外壁2例,底壁2例,前壁1例。 资料与方法 方法: 根据术前X线鼻窦摄片,CT检查确定诊断,拟定手术方案。 1)采用鼻内镜技术经中鼻道将鼻腔总鼻道至鼻后孔的息肉切除,若息肉较大,也可从鼻咽部-口腔取出,之后于上颌窦窦口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 2)在鼻内镜下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将息肉窦内部分切除。 结 果 39例病例术后2周35例(89.7%),鼻腔通畅,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术后3周36例(92.3%),鼻腔清洁无分泌物;术后2个月38例(97.4%),鼻腔通畅,无头痛、脓涕及出血,无新生物生长;术后6个月37例(94.8%)鼻腔未见新生物,未见鼻腔粘连。1例在2年后复发。 讨 论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息肉源发生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通过上颌窦在中鼻道的窦口进入鼻腔,向后滑向后鼻孔并可突入鼻咽部。 Stammberger(1986)用鼻内窥镜检查发现息肉起源于上颌窦窦腔内的窦口附近内上角。 Kamel(1990)借用内窥镜在22例后鼻孔息肉中发现13例起源于上颌窦内侧壁,另9例由于窦壁粘膜广泛难以确定起源位置。 Berg(1988)通过对15例后鼻孔鼻肉上颌窦探查发现,息肉与窦腔中窦壁囊肿相连,因此他认为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窦壁囊肿,囊肿逐渐增大经窦口突入鼻腔,最后形成后鼻孔鼻肉。组织学检查发现息肉组织内常有较多粘液腺泡,有的形成一个大的囊肿。细胞浸润主要是少量浆细胞浸润,很少有嗜酸细胞浸润。 讨 论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鼻腔部分可用器械钳住其蒂部拉出,如息肉过大难以从前鼻孔拉出,可在近中鼻道处将茎蒂切断,使后鼻孔大息肉从咽部吐出。不过事前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息肉坠入喉咽部。最好在后鼻镜观察下,自口咽部进入鼻咽部,钳住息肉并将其拉出。 讨 论 单纯切除后鼻孔息肉尚不能避免其复发,必须将其窦内部分一并切除。常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柯—陆手术。该术式能很好地暴露窦腔以保证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 讨 论 Neel(1984)介绍下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也能很好地将息肉窦内部分切除。 Ophir等(1987)建议在行上颌窦造口术前若能将下鼻甲前半部切除,则更利于暴露窦腔。 Kamel(1990)采用鼻内窥镜技术经中鼻道上颌窦窦口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手术中皆应同时去除窦内与息肉相联系的病变粘膜,保留健康粘膜。 * *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