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预防攸佳宁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自杀预防攸佳宁ppt课件

* * * * * 是否想过和死亡有关的事情?强度?频率?持续多久? 是否觉得活着没意义或不想活了? 是否曾想过如何死?用什么方法?致命性如何?可行性如何?亲友就近干预性? 为何没做?活下来的理由? 是否已为自杀做了相关准备?(如:写遗书、交代、分送东西、买药等) 是否曾自杀过? * 危险程度 判断项目 低 中 高 1.自杀计划 A.细节 模糊、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 有些特定计划 有完整之想法,清楚订出何时、何地及方法 B.工具之取得 尚未有 很容易取得 手边即有 C.时间 未来非特定时间 几小时内 马上 D.方式之致命性 服药丸、割腕 药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车 手枪、上吊、跳楼 E.获救之机会 大多数时间均有人在旁 如果求救会有人来 没有人在附近 2.先前的自杀企图 没有或一个非致命性的行为 有许多低致命性或一个中度致命性行为;有重复之征兆 有一高度致命性或许多中度致命性的行为 3.环境压力 没有明显之压力 「对环境之改变」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中度反应 「对环境改变」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强烈反应 4.征兆 A.日常生活之处理方法 可以维持一般生活 有些日常活动停止。饮食、睡眠、以及课业受到影响 日常生活广泛受影响 B.忧郁 轻度之情绪低落 中度之情绪低落;有悲伤、受困扰、或孤独感产生,且活动量降低 受到无希望感、悲伤及无价值感之打击,而产生退缩或爆发性攻击的行为 5.支持资源 可获得家人与朋友帮助 家庭或朋友可帮助但非持续性的 对家庭、朋友采敌视,中伤或冷漠之态度 6.沟通之方式 直接表达自杀之感觉及意图 表示出人际间的自杀目的,如:我会表现给他们看,他们会因此而感到抱歉 内心的自杀目标(有罪恶感、无价值感)很不直接或根本不表达 7.生活型态 尚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人格表现及学业表现 有药物滥用,有冲动性之自残行为 有自杀行为,人际相处困难 8.健康状况 没有特别的健康问题 有反应性、突发性、短暂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有慢性的、逐渐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之大病 了解自杀想法/行为之前因后果 多方评估风险(个案、家长、同学、其它老师) 与当事人签订不自杀约定 * 与当事人签订不自杀约定 处理症状,提升希望,减少自杀可能 联络家人一起参与、陪伴,注意家中自杀途径之移除 通知学校,请其它有关老师一起协助,留意当事人的情绪状态 密切追踪、留意当事人的谈话、行为 在学校有人时刻陪伴当事人,包括他上厕所 如果当事人持续出现情绪的较大波动和明显的自杀征兆,考虑送院治疗或联络专业机构 * 1. 问青少年是否想要自杀 直截了当地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痛苦了以致于你想到了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注意问的语气、时机,以及你们的关系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问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回答: 如果你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一定要跟青少年讨论出一个预防自杀的安全计划,以防他以后产生自杀想法 如果你得到了“肯定”或“也许”的答案,继续下面的所有问题 2. 自杀的原因 用开放式的问题问青少年有关自杀的原因,心理的痛苦等最好。开放式问题能减轻焦虑,让青少年能敞开心胸谈 “说说发生了什么。” “你好像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能跟我说说怎么了?” 3. 当前压力来源 通过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认真倾听的姿势,和换种方式表达当事人说过的话,对当事人的当前压力表现出同理心 了解当事人经历了哪些压力和负面事件 了解当事人现在有哪些症状,如物质滥用,思维、感觉和行为受限,无法与人沟通,睡眠和饮食不规则,情绪变化和能量水平变化等 “什么让你感到这么痛苦/烦躁/焦虑(可以用当事人自己的词)?” “最近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吗?” “听起来那对你非常重要。” “我感觉到你真的要崩溃了。” 4. 自杀的历史 如果当事人以前尝试过自杀,问清楚以前自杀的方法,决定它的致命程度。同时了解当事人接受了什么治疗或者用什么方法自救。 当前的干预措施可以参考以往的措施,比如:如果之前当事人去见心理咨询师是有用的,现在是否可以考虑让他再联系那位心理咨询师? “你以前有试过这么痛苦/烦躁/焦虑(可以用当事人自己的词)?” “你过去有伤害过自己吗?” “之前发生了什么?” 5. 紧急性 了解当事人是否有致命的工具或者已经订好了自杀的日期 了解当事人冲动控制的能力,如他们是否能忍受痛苦一小会儿直到有人来帮助? “到现在为止,你有制订一个自杀的计划吗?” “你有想过你要如何去做吗?” “你选好一个日期了吗?” 6. 安全 根据当事人当前的自杀风险水平,制订干预措施 需要的话,将当事人转介到合适的机构,如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社工等 强化当事人现有的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技巧和能力 “你觉得你最想跟谁说说你的心里话呢?” “怎样才能帮助你呢?” “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个计划吧,能让你感到更安全。” 明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