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 水利及开发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第3节 水利及开发建设

咸宁学院 刘成武 咸宁学院 刘成武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1、中国古代水利开发历史长。 据考证,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 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为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在四川灌县兴建的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概况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2、自秦以后经历了三次水利大发展时期。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孟津境内,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完成后总控制流域面积92.3%,其中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 四、跨流域调水 四、跨流域调水 总体布局: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联系起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形成“三纵四横”的总体布局,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满足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条线工程最终建成后,到2050年调水总量规模为448亿立万米,接近于在黄淮海平原和西北部地区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可基本改变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 东线工程分三期建设,静态投资为320亿元,其中包括治污工程140亿元,计划于200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调水规模89亿立方,供水到山东。 2002年12月27日,率先启动的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扬州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济平干渠工程。调水进京时间被推迟到2013年。 2、存在问题 (1)缺水严重。 (2)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大范围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1、治理成就 (1)修建水库1 900多座,总库容265×108 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滞蓄容量191×108 m3。 (2)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 (3)治理平原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80%。 (4)灌溉面积增加至640×104 hm2。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兴建大中型水库370座,总库容394×108 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104 kW,电力排灌站装机120×104 kW,灌溉面积为65×104 hm2,修筑江海围堤10 000多千米。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源丰富。拟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160×104 kW,年发电量628×108 kW·h。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内陆河区总面积近340×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35%,年径流量大于1×108 m3的内陆河90多条。内陆河流域的开发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新疆天山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开发程度较高。 主要问题: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内陆河的开发 (一)跨流域调水的原因 (1)、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有“三江水富、四河紧缺”的特点。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源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三江年均径流总量13 880×108 m3,而四河为1 720×108 m3。 (2)、跨流域调水可以优化我国“水-土、水-矿、水-环境、水-生态”等资源结构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有助于更加充分利用北方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开发农业生产,保障北方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有效保护和建设国家环境安全、生态安全。 北方片人均水资源1127m3/人,耕地地均水资源量9465m3/hm2,仅为南方片的1/3。华北地区耕地水量只有5650m3/hm2,开发程度已达70%以上,水量不足严重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提高。 华北区:南水北调中线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