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艺人研究.docVIP

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艺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艺人研究

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艺人研究   摘 要:民间戏班中的艺人是构成民间戏班的第一要素,艺人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民间戏班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以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中的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为出发点,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艺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论证艺人在民间戏班中的重要性,并将此作为探究特定区域内某一音乐事象的关键切入点。   关键词:民间戏班;艺人;通剧;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30-02   一、弁言   微型音乐调查是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的类型之一,其主要面对的调查对象“往往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广阔音乐事象构成面上的一个‘点’”,这就意味着在微型音乐调查理念下,民间戏班中的艺人无疑成为这个至关重要的“点”。 一个可以正常运作的民间戏班,是具有一定主观意识和较强能动性的群体,而组成戏班的每一位艺人,都是这个群体中的“点”。作为构成戏班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第一要素,艺人们组成了戏班,通过各自的表演功底、唱念技艺、舞台驾驭能力等等实现“戏”的直观呈现。戏班中每位艺人的本质特征、主要任务皆有不相同,他们在特定的剧目中扮演各自相应的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龙套,都是通过自身的直接表演向观众演述故事、表情达意。因此,艺人是戏班的根本,是戏班的魂,是在对民间戏班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立足之处。   目前可见的关于民间音乐艺人的成果形式和内容较为多样,各类著作、报刊、广播电视、数字网络等媒体中皆有出现。至于专业学术领域中,则多为针对某一民间音乐品种中的个别艺人进行直接访谈或间接观察的。纵观其中,涉及对民间戏班艺人的研究较少,而以某一艺人作为个案专题研究则更少。但作为民间戏班来说,艺人为其根本,故笔者借此文尝试从微型音乐调查的理念出发,以南通通剧艺人严淑娟为个案展开一次初步的尝试性研究,以期探寻艺人对于民间戏班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个案分析   对于民间戏班艺人个案研究的选取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既代表自己”也代表该区域范围内该剧种所有艺人“整体形象的化身”。故此,笔者通过近几年多次的实地调查,结合演出现场的群众反响、剧团其他成员的评价,以及直接的面对面访谈等途径,对多个剧团的几十位艺人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以江苏省南通市民文通剧团的严淑娟为个案研究对象。   (一)从艺经历   艺人严淑娟,女,人称二候、严二,70年代出生,初中学历。16岁那年严淑娟进入当时的南通四安乡通剧队,师从上僮子的魏云师傅,从唱腔学起,从“站班” 做起,逐渐在演出中扮演各类小角色,如帝王身边的侍女、官家的丫头、酒肆中的跑堂甚至年少小孩等等。如今的严淑娟是南通民文通剧团里的一名全职艺人,扮演花旦、老旦、彩旦等各类旦角或按剧团安排客串其他配角。   在笔者与其进行的面对面访谈中得知,严淑娟的从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据笔者深入考察,当年严淑娟所在的四安乡通剧队成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南通地区颇有名气,团中艺人多大二三十人,属规模较大的通剧剧团编制。而后随着四安乡通剧队的解散,严淑娟与其他若干团员一起在如皋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流行小班子”生涯。就这样到了严淑娟21岁时,她在相识姐妹的劝导下放弃了一度喜爱的通剧,南下到深圳进入服装厂工作。一晃就到了25岁。虽离开通剧这一行多年,但严淑娟的心中一直葆有着那份对通剧的热爱和眷恋。因此,当她得知南通的夏泉成立了通剧团时,她毅然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南通加入剧团,一演就是十几年。光阴如梭,由于团长夏泉身体出现病痛,没有能力再操办该剧团,严淑娟无奈与其他团员一起转入了南通市民文通剧团,一直演出至今。   笔者在六七年的的实地调查以及与多个通剧剧团艺人的交谈中了解到,大多数通剧艺人都与严淑娟有着类似的从艺经历。由于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艺人们往往会辗转于多个剧团中,由此也体现了南通通剧团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稳定性,这也是地方小戏剧团生存与艺人发展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方式   如上文中笔者所述,严淑娟16岁起初进通剧剧团,开始跟随剧团艺人学习通剧。据其回忆,当时的学习没有过多的系统性,概括来讲就是在演出中巩固学习成果,在学习中培养演出能力。一般是以师傅的口头说、唱讲授和身段比划为主要形式,师傅唱一段严淑娟学唱一段;师傅配合演唱做动作,严淑娟依照模仿。由此可见,南通通剧的传承也是采用的“口传身授”之模式,这与中国民间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一致,也是人类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由于通剧在表演过程中使用的是南通当地的方言,因此通剧的传承也必须建立在南通方言这一母语基础上。从民间音乐特有的地方色彩角度来看,说、唱语言的地方性以及表演中土语、乡音的使用,往往是地方戏曲最具特色之处。也正因此,才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方言与相适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