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说起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很容易就搜到其笼统的概念性总结:以爱家乡为基础的高尚情感,层层扩展,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的社会共同体,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一旦混入对他国社会共同体的歧视,同意为本国利益牺牲他国利益,就成为民族主义。然而,究竟什么样叫爱国主义?什么程度,又叫做民族主义呢?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历史来源1517年,马丁·路德以《九十五条论纲》触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百年后的1618年欧洲爆发了持续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即“宗教战争”。战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家独立、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三大原则,是为民族国家及国际法的开端,也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从此,欧洲各国的生存竞争日渐严酷,国家规模大小和国内人民的凝聚力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于是,为王公立国的“诸侯国”观念逐渐式微,以“民族”(nation)立国的观念逐渐强盛。 “民族”大致是个以共同地域、宗教、语言为界限的人民共同体。如此,民族与国家是一回事。国家即民族,国家的人民也是民族。如此,爱民族就是爱国。但地域、宗教、语言这三大要素的边界绝非泾渭分明,地理边界都靠战争划定。 中国的历史不同,观念也有不同。类似“民为邦本”的观念有约三千年历史,比皇家的“家天下”观念还古老,而且二者混合在一起,就有“载舟覆舟”之说。同时,崭新的欧洲“民族”观与古老的“华夷之辨”也颇为不同。中华核心区对宗教不敏感,没有宗教间的战争。象形字与字母语言也不同。虽然疆界都靠战争确定,却往往与生产方式相关,比如农区与牧区比较稳定的区隔。 在欧洲,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间的惨烈竞争催生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两者不仅同时产生而且是一体两面。民族国家是伴随欧洲各国在海外开拓殖民地的浪潮而诞生的。哥伦布在1492年就到达了美洲。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因此,爱国主义从起初就带上了本民族优越论的基因。体质人类学在19世纪的诞生又催生了种族歧视,民族主义就同种族主义也挂了勾。换言之,在欧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一开始就混为一谈。 华夏地区的社会共同体以国家形式出现得很早,也因此从春秋时代就有了爱国主义。但到现代大革命发生时才引入了民族主义概念。首先是以汉人对满人的民族优越感为核心,号召推翻满清政权。其次则以“五族共和”为号召,驱逐帝国主义势力,争取国家独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在此时的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也没有区别。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时代,我们改用爱国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带有明显的国际主义特征,称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非殖民化运动完成后,民族主义逐渐成了公认的贬义词,而爱国主义依旧是褒义词。爱国主义未必与国际主义相关,但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相关。若仅说到此,这个问题还不够重大。21世纪更大的世界政治问题是“以族立国”与“以国立族”之争。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西方自己采用了以国立族的立场,即国家行政疆界内的所有人都同属一个国族,即“nation”。国内的“民族”则被淡化、同化,仅能称族裔(ethnicgroups——其中没有“民族”字样)。一个世纪前诞生的苏联共产党则采取了“以族立国”的立场,支持各民族摆脱宗主国,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而今,西方列强对内基本完成了“以国立族”的任务,却在欠发达地区推动“以族立国”,煽动狭隘民族主义。苏联的崩溃清晰地展示出:“以族立国”是衰败之道,国内族裔的“民族主义”是条邪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了大国地位,中等规模的国家被迫离开世界舞台的中央,催生了欧洲各国联合成一个大国的努力。对我国而言,“民族区域自治”虽为当初的中庸之道,却在理论上偏向苏联模式。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把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混为一谈。在21世纪初,中国人常被指称“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极端化极值得警惕爱民族爱国家没什么错,它是一个人对他所归属的人群、地方以及那里的环境、文化认同、依赖、维护的情感和行为。这种感情和行为即便不加有意识和系统的教育和诱导也会自然产生,就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亲近和维护一样不用教。凡是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情感和行为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但是极端化了的爱民族爱国家情感,尤其是言论和行为就不同了,这样的情感及其引发的言论和行为不仅无益于所爱的国家和民族,而且还会给后者和许多无辜的国家、民族以及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害,后果和爱民族爱国家的初衷竟至完全相反。 远的经典案例是义和团。我们不能责备义和团把国家和政府混在一起,因为现在还有无数的人不能分清国家和政权的关系,相信爱国家就必须爱政府,爱政府就是爱国家。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应该说是发自拳勇内心的,扶清就是爱国,爱国就要灭洋。义和团一阵乱哄之后的结局世人皆知,无需赘言。如果义和团中有理性的人,他在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