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索.docVIP

大众化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化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索

PAGE PAGE 1 大众化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索 学 院: 金融学院姓 名: 冯立斌学 号:20130314108摘要:当今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既有积极促进也有不少消极影响,如目的地居民心理和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严重的破坏;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的倾向;文化限制宽松化,旅游犯罪率上升等。这类负面影响给该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引言:随着现代化步伐和全球范围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旅游业以自身鲜明的行业特色在国民经济中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旅游经济影响及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同时,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特别是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逐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旅游地(即旅游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所要到达和游览的地方,也是旅游的主要活动和接待工作展开的地方。它可以是某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指某个特定的区域。旅游地社会文化是旅游者所携带的异质文化和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整合的结果。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如促进旅游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有利于旅游地社会文化与科技进步,能够为旅游接待地提供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旅游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前不少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着眼于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旅游浪潮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不足,给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 目前蒸蒸日上的旅游浪潮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和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学者认为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向旅游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同时指出这种影响在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也有明显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员工。由于他们长期工作于不同文化交叉并存的环境之中,况且外来文化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就很容易使员工造成心理上的失衡。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且还改变着当地社会的结构。学者认为旅游改变了当地妇女对自我原有角色认识。旅游业为妇女走出家庭,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角色的转化又引起了家庭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旅游使接待地居民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经济上的计算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 第二,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由于游客特有的物质摄取心理及不检点的行为使得蜂拥而来的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毁损掉他们不辞辛苦特地前来观赏的宝物:有的偷偷地掀下古庙的一片瓦,更多的人将摩崖石刻抚摩得光滑无痕,或在游览点随意刻上“某某到此一游”……而更加普遍也是更令人棘手的问题是因开发旅游所导致的客观上的损害。例如,敦煌石窟目前每年要接待60万以上的游客,这是一个让文物专家心惊肉跳的数字。旅游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得石窟中弥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人体散发的湿热气,使壁画上起着鸡蛋皮一样的东西。这东西从里面往外鼓,一摸就碎成粉末,被称做壁画的“癌症”。有专家做过试验,让40个人在洞窟中待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将超过正常含量的6倍!敦煌壁画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唐代第156窟里的墨书《莫高窟记》,60年代还清晰可见,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人们不禁担忧:百年之后,敦煌安在??第三,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该地区的文化就能长期保留其固有的特征,而无实质性的变化。20年代末,美国生物学家洛克博士多次来到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滇西北泸沽湖畔,从采集动植物标本到研究摩梭文化,并写下了《中国西南的摩梭王国》。他一个人的走访并没有使摩梭人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什么变化。可是今天不断涌入的旅游者身上所穿、手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