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相邻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3.docVIP

陕甘相邻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甘相邻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3

陕甘相邻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颜世强1,3,李建国2,陈建国3,颜廷杰4 (1.北京大学地空学院,10087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4.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yanshqian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研一楼)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处 邮编:100083 投稿日期:2007年3月28日 文章写作背景: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重要成矿区带工作部署跟踪研究200310200080。 摘要:本文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圈定找矿远景区(段)本文所述的陕甘相邻地区系指陕西省西南部和甘肃省南部的秦岭部分面积约10万km2。陕南地区黑色金属矿产地共288处,有色金属矿产地262处,贵金属矿产地229处。地质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1 陕甘相邻区成矿地质 1.1 成矿地质 陕甘相邻区主体位于秦祁昆中央山系东段的东、西秦岭造山带结合部,其南北横跨华北地(板)块南缘、秦岭微地块、扬子地块北缘及其间的商丹、勉略结合带。具有漫长演化历史和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组成,属独特的多旋回复合大陆造山带,是我国西部有色、贵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大地构造位置分属华北板块、秦岭和扬子板块三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以地质构造、含矿建造及成矿地质特征为依据,划分出华北南缘成矿带、南秦岭成矿带、若尔盖—马尔康成矿带等6个Ⅲ级成矿带。本区地层从太古-中、新生界出露齐全,海陆相兼备。区内以铅、锌、铜、银、金等为主的多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含矿地层有:中晚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系(碧口岩群、刘家坪组)、震旦系灯影组、上下寒武统邱家河组、志留系(旬南梅子垭组、旬北双河镇、水洞沟组)、泥盆系(山榨旬地区石家沟组、江口地区大枫沟组、凤太地区古道岭组、西成地区的西汉水群、池沟组)、石炭系巴都组及三叠系马热松多组。 研究区的岩浆岩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形成南北分区、东西成带的格局。研究区构造极为复杂,其中10亿年前后(晋宁运动)构造体制的转换和地壳结构与物质组成的重大调整及主造山(印支-燕山早期)期是本区最主要成矿时期。断裂形成锐角斜交复合构成良好的半封闭环境、局部北西向与东西向线形构造构成帚状复合区有利于成矿。如代家庄铅锌矿即位于这种帚状构造的收敛部位。 .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本区重力场复杂多变,东西差异明显。区域布格重力场与地形地貌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地壳厚度相对应,区内明显的重力梯级带形成划分地貌阶梯和深部构造单元的分界。 本区出露地层磁性变化一般由老到新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岩浆岩类磁性一般由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逐渐增高。磁性层一般对应中、上地壳,特别是上地壳的变质岩系地层。本区磁场面貌复杂,不同异常特征和展布的块状、条带状磁场区作镶嵌状分布,其间为变化的磁异常带所分隔,反映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不同地质块体的分离与拼合。大体沿夏河—文县—阳坝—略阳一线分为两大磁区:其东北部是以众多正磁异常为主的复杂磁场区,西南部是分布有少量低缓磁异常的平稳负磁区。 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金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表现为异常数量多、浓集中心突出,不均匀的分布于全区,其主要异常集中分布于研究区的三个大的断裂密集带上,北带主要从凤县—礼县至临源—夏河一带,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的控制;中带主要从勉县—略阳—康县到武都—舟曲—迭部一带,主要受北西向断裂的控制;南带异常集中区主要分布于文县—康县—广元等局部异常区。全区控制金异常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断裂构造、脆—韧性剪切带、燕山期花岗岩、古隆起、元古宙老地层、断裂+黑色岩系等。 银的地球化学浓集中心明显,主要有留坝—凤县—成县块体区、文县—武都—舟曲—迭部块体区。银异常多呈指纹状、带状分布,其与早古生代黑色岩系和断裂热液活动有关;北部的局部异常与金、铜、铅等元素异常同地段分布,多与矿化热液活动有关。 铜异常受沉积—火山岩建造、黑色岩系、基性-超基性岩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控制。沉积—火山岩建造地层分布区为高背景或面式带状弱异常;在南秦岭造山带的寒武-奥陶系和志留系下古生界黑色岩系分布区,铜表现出高背景分布。基性、超基性岩和基性成分高的中酸性岩体出露区,铜多与铬、镍、钴、钒等铁族元素一起形成高背景或弱异常。有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地区(中酸性小岩体部位)铜与银、铅、锌、钨、铋等元素形成同位的局部异常,是寻找铜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 铅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分布于凤县—成县一带,此外还有夏河-礼县、舟曲-迭部一带。铅异常主要富集于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区,发育在中秦岭、北秦岭区和泥盆系分布区,主要控制因素是泥盆纪沉积建造和中酸性岩体、断裂。在花岗岩类中与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