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教案ppt课件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教案ppt课件图文

一、烧伤·创面处理 1.5.2 创面清创: a. 伤后6-8h; b. 中、小面积烧伤,入院后全身情况良好,立即清创; c. 大面积烧伤,简单清洁处理 d. 凡伤后24小时入院或有创面感染者,不予清创, 换药简单清除; 一、烧伤·创面处理 清创方法 a. 简单清创; b. 良好的镇痛、镇静下进行; c. 具体操作过程: 浅Ⅱ°水泡处理; 深Ⅱ°和Ⅲ°创面表皮处理; 一、烧伤·创面处理 1.5.3 清创后创面处理: 包括包扎疗法、暴露疗法及半暴露疗法 (一)、包扎疗法及暴露疗法 适应症 方 法 优缺点 包 扎 疗 法 1、四肢等易包扎部位 2、轻度污染创面 3、浅度创面 4、面积较小者 5、小儿或精神原因不配合者 凡士林油纱或外用抗感染药纱(纳米银)包裹。 需适时打薄纱布 优点:保护创面,防止污染及再损伤;减轻疼痛;利于创面用药及渗液引流;保持温湿度,利于上皮细胞生长,促进愈合;保暖制动,利于转送; 缺点:工作繁重、耗材、薄易感染 (一)、包扎疗法和暴露疗法 适应症 方 法 优缺点 暴露 疗 法 1、不利于包扎部位 2、大面积烧伤者 3、污染重 4、深度深 5、成批烧伤 要求:要有一定消毒隔离措施 外用磺胺嘧啶银(锌)等药物涂抹创面,超过创面边缘 优点:便于观察创面;节约敷料;便于创面干燥结痂,不利于细菌生长,如绿脓,霉菌; 缺点:有时可使暴露创面加深,渗液未及时引流,可致痂下感染。 (二)、半暴露疗法 半暴露疗法为包扎疗法和暴露疗法之间的过渡阶段,用单层的抗菌素油纱布外贴创面,暴露于空气中。 凡与创面紧贴、粘牢并较干燥的单层纱布应予保留,不必更换,若无变化,直至创面愈合,如其中有个别地方有分泌物可开窗换药,相反如创面分泌物多,根据情况换药。 一、烧伤·创面处理 1.5.4 凡大面积烧伤病员,创面仅作简单清洁处理,以方便判断伤情,估计面积和深度,同时避免因创面处理加重休克。 大面积烧伤早期处理的重点是判断伤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 一、烧伤·补液计划 1.6 补液计划: 适用的面积:成人II度以上面积大于20% 抗休克补液的目的:使病人平稳度过休克期,近可能的改善全身器官缺血缺氧状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同时稳定创面环境,避免创面进一步加深。 一、烧伤·补液计划 1.6.1 补液公式: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 成人体重(kg)×实际TBSA(%)×1.5ml+2000ml基础水分 其中:①、公式中1.5ml液体包括1ml电解质液和0.5ml胶体液,根据大部分创面的深度可调整比例为1:1;②、小儿的补液数值为1.8ml,婴儿为2.0ml;③、基础水分为无张力5%GS 一、烧伤·补液计划 公式中补液的成分(输的是什么?): 胶体:低佑、聚明胶肽、血浆、白蛋白 晶体:0.9%NaCl,少量1.25%NaHCO3 水 :5%GS 一、烧伤·补液计划 举例: 病人系成人体重50kg、烧伤面积80%(Ⅱ0和Ⅲ0),计算第一个24小时总的输入液量? 胶晶体:50×80×1.5=6000ml 日常需要量:2000ml 全日总输入量:胶晶体+日需量 即6000ml+2000ml=8000ml 一、烧伤·补液计划 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先快后慢 ②、先晶后胶 ③、交替输注 ④、第一个24小时,伤后8小时内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小时输入另一半 ⑤、第二个24小时,输入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一半,水分不变 ⑥、之后根据监测指标随时调整输液的质与量 一、烧伤·补液计划 1.6.2 液体量是否足够的判断: 不能仅依靠公式计算的输液量 一、烧伤·补液计划 液体量判断指标: ①、中心静脉压(准确但有创) ②、尿量、尿比重(临床最常用,1ml/kg/h) ③、口渴 ④、烦躁(中枢症状,休克重) ⑤、脉搏 ⑥、体温(小儿脑水肿时高热) ⑦、呼吸(输液过多引起肺水肿) 一、烧伤 临床还告诉我们: ①、休克期度过的越平稳,病人的治疗越顺利,并发症越少 ②、尽早输注血浆及白蛋白,有助于病人更好的度过休克期 ③、休克治疗期间需及时的复查病员的内环境,注意纠正电解质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