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污水的自生物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污水的自生物处理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自然生物处理 教学内容 1、概述 2、稳定塘 3、污水的土地处理 4、自然生物处理新进展 1.概述 1.1 净化机理 污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利用土壤浅表层中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 1.2 特点 工艺简便、操作管理方便、建设投资和运转成本低的特点。 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 1.定义 在人工调控和系统自我调控的条件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净化过程,使废水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内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生态系统工程,称为废水土地处理系统。 2. 土地处理机理 土壤对废水的净化,是一个受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综合过程。 (1)物理过滤-----悬浮物被表层土壤团粒间的孔隙过滤截留。 (2)物理和化学吸附-----土壤中的粘土矿物颗粒能吸附水中的中性分子,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则因 离子交换作用被置换吸附并固定在矿物晶格中。 (3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 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与土壤中的某些组分生成络合物和整合物,或生成硫化物、氨氧化物以及磷酸盐、碳酸盐等而被沉积于土壤中。 (4)微生物作用 类似于生物膜处理废水 3.1 慢速渗滤系统 3.1.1 概述: 渗水性能良好的壤土、砂质壤土以及蒸发量小、气候湿润的地区; 废水经石灌或喷灌后垂直向下缓慢渗滤,其上种有农作物; 充分利用废水中的水分及营养成分,并藉土壤—微生物—农作物复合系统对污水进行净化,部分污水被蒸发和渗滤;使用寿命长。 3.1 慢速渗滤系统 3.1.2 工艺目标: 处理废水;利用水和营养物质生产农作物;节省优质清洁水,(特别是干旱地区) 3.1.3 工艺性能: 废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由于渗滤速度慢,废水在表层土壤(含大量微生物)中的停留时间长,废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1 慢速渗滤系统 3.1.4 预处理 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或酸化(水解)池处理; 二级处理:稳定塘或传统二级生物处理。 3.1.5 作物选择: 处理废水为目标时,可选多年生板草,其生长期长,对氧利用率高,忍受水力负荷能力强; 种植谷物则应以利用、生产为主,对废水的调蓄应加强管理;森林型SR系统 3.2 快速渗滤系统 3.2.1 概述 透水性非常良好的土壤,如砂土、壤土砂或砂壤土等; 废水周期性地布水(投配或灌入)和落干(休灌),使表层土壤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状态,藉不同种群的微生物分解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A-O交替运行有利于去除N、P; 3.2 快速渗滤系统 3.2.2 工艺特点: 有机负荷与水力负荷比其他土地处理工艺明显地高得多,但其净化效率仍很高。 补给地下水;可藉井或地下排回收净化水;可将净化水贮存在地下含水层。 3.2 快速渗滤系统 3.2.3 工艺性能: 可以直接采用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一级处理(酸化池)出水: 该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COD>90%,BOD5>95%,SS>98%; 系统出水的COD<40mg/L,BOD<10mg/L;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脱氮能力强。 3.2 快速渗滤系统 3.2.4 预处理要求 一般情况下,一级处理即可; 若对出水水质要求高或滤速高,则应以二级处理作为预处理。 3.3 地表漫流系统 3.3.1概述 净化机制类似于固定膜生物处理法; 将废水投配到多年生牧草、坡度和缓、土壤渗透性差的坡面上,废水在沿坡面缓慢流动的过程中得到净化;适用于土壤渗透性低的粘土、亚粘土。 3.3 地表漫流系统 3.3.2 工艺特点: 废水要求预处理(如格栅、筛滤)后进入系统,出水水质相当于传统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对BOD、SS、N的去除率较高; 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可收获作物 3.4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3.4.1概述 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 0.5m 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3.4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3.4.2 适用场合 地下渗滤系统适用于无法接人城市排水管网的小水量污水处理,如分散的居民点住宅、度假村、疗养院等。 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前需经化粪池或酸化 ( 水解 ) 池预处理。 3.5 湿地处理系统 3.5.1概述 在耐水植物和土壤联合作用下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 )70年代以来,德国首先建造。 湿地介绍 湿地定义 湿地作用 湿地类型 3.5 湿地处理系统 3.5.2 净化机理 (1)物理作用沉降,植物根系的截留; (2)物质的化学沉淀; (3)土壤及植物表面的吸附吸收; (4)微生物的代谢。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