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本外科学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讲义》ppt课件.ppt

《影像本外科学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讲义》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本外科学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讲义》ppt课件

颅脑、椎管脊髓的外科疾病;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 ;脑积水;病因:产伤所致颅内出血,炎症粘连,先天畸形,少部分为肿瘤所致,1/4病因不清。 临床表现 出生6月内患儿主要表现为头围增大,额顶突出,囟门扩大隆起,颅缝增宽,头皮静脉怒张。双眼呈落日征,叩诊呈破壶音。智力低下,可伴有抽搐。 较大婴儿和成人:高颅压表现。 ;辅助检查 X线颅骨摄片:可见颅腔扩大,骨质变薄,骨缝分离。及颅底畸形情况。 CT检查:可显示颅内情况和脑积水程度。 MRI可明确部分病因。 ;治疗 ;并发症 ;二、颅裂和脊柱裂 都是由胚胎发育障碍引起,好发于颅骨中线部及脊柱腰骶段。分为显性和隐性。 ;(一)颅裂 显性颅裂又称囊性颅裂或囊性脑膨出。根据膨出内容可分为: 脑膜膨出 脑膨出 脑膜脑囊状膨出 脑囊状膨出 ;临床表现 位于枕部特点: 脑膜脑囊状膨出:颅骨缺损大,肿块大,实质性,不透光,啼哭时张力不变,表面皮肤薄,易破溃。 脑膜膨出:颅骨缺损小,肿块小,囊性,可压缩,哭时张力可变。 其余介于二者之间。 ;位于鼻根部者: 眼距增宽,眼眶变小。 从筛板向鼻腔突出者,形状似鼻息肉。 鼻腔堵塞引起呼吸困难,泪囊炎。 位于颅底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和颅神经损害。 颅盖部可有脑发育不全,肢瘫,抽搐等。 ;辅助检查 X线摄片示局部颅骨缺损 CT、MRI能明确膨出类型 治疗 手术治疗切除膨出组织,关闭缺损。时机出生后半年到一年手术较为安全,但有呼吸阻塞,或表面易破者应提早手术。 ;(二)脊柱裂 脊柱棘突和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可分为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和脊髓膨出。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出生后背部中线肿物,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基底宽窄不一,部分人表面有毛发和色素沉着。有的合并毛细血管瘤。前囟未闭着,哭时按压前囟,囊肿张力可增高。部分透光实验可为阳性。如表面没有皮肤,椎管脊膜敞开,为脊髓外露 2.脊髓、神经受损的表现:下肢不同程度瘫痪,膀胱、肛门扩约肌障碍。阴性骶椎裂的病人可有尿失禁。 ;诊断: 临床表现+X片+穿刺抽出脑脊液可确诊。MRI可以明确病变程度。 治疗: 显性脊柱裂均???手术,手术时机在1~3个月。手术切除囊壁,严密加固缝合,修补。有栓系综合征的患者,分离松解。 ;三、狭颅症 狭颅症又称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导致颅腔狭小,影响脑的正常发育。病因不清。 ; 正常小儿生后六个月骨缝开始闭合后囱在生后2月,前囱生后14~22月闭合 婴儿大脑生后6个月增长85%,一年后增长135%。头围扩大在生后一年内达成人50%。 ;临床表现 头颅畸形 脑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智力低下,可有癫痫,肌力差,晚期可有视神经萎缩,失明。 眼部症状和其它部位畸形 鉴别诊断:需与小头畸形鉴别,后者发育停止,无高颅压。 ;治疗: 再造颅缝 切除大块颅骨减压 手术最好在生后6个月内进行,出现功能障碍后效果不好。 ;(四)颅底陷入症 枕大孔周围的颅底结构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甚至突入枕骨大孔使延髓受压和局部神经受牵拉。常合并扁平颅底和环枢椎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病因为先天发育畸形 ;临床表现 多在成年以后发病,颈神经根、后组颅神经、延髓以及小脑症状。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并可因小脑扁桃疝而致死。 外观:颈项粗短、枕后发际低、特殊外观。 ;诊断: X线侧位片:硬腭-枕大孔后上缘连线,齿状突超出此线3mm可确诊。 Booggard线:颅前窝底和斜坡夹角145o可诊断扁平颅骨。 MRI可显示延髓和颈髓的受压情况和小脑扁桃体的位置。 ;治疗 无明显症状,观察,但需注意避免外伤。有症状需及时手术减压。 ;一 颅内肿瘤 (一)???? 概述 颅内肿瘤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颅内肿瘤占全身肿瘤的2%,在各系统中肿瘤中居11位。儿童占比重大,仅次于白血病。;分类:1992WHO分类和1998年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分类 1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2 脑膜的肿瘤 3 神经鞘细胞肿瘤 4 垂体前叶肿瘤 ;5 先天性肿瘤 6 血管性肿瘤 7 转移性肿瘤 8 邻近组织侵入到颅内的肿瘤 9 未分类的肿瘤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差别不大 年龄: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小于两岁 及大于60岁者少见。 病因:尚不清楚 发生部位:大脑半球最多,其次蝶鞍及周 围、桥小脑角、小脑、脑室及脑干 ;生长方式: 1.????? 扩张性生长 2.????? 浸润性生长 3.????? 多灶性生长 ;临床表现 一 高颅压的症状 二 局灶性症状 1 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肌肉抽搐等。 2 压迫性症状:神经组织功能丧失。 ;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常见于额叶肿瘤 癫痫发作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