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外科护理完整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道外科护理 胆道解剖生理 胆囊 胆囊呈梨形长7~9cm,宽2.5~3.5cm,容积30~50ml,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为左右肝分界点,颈部囊状突起与胆囊管相连,称哈德门(Hartmann)袋,结石常嵌顿于此。 胆囊管长2~4cm,直径0.3cm ,其内有螺旋式粘膜皱襞,称海士特(Heister)瓣,调节胆汁出入。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手术中应予以注意。 胆囊动脉来自右肝动脉,静脉由胆囊床流入肝内门V。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下缘所形成 (Calot三角),其中有胆囊淋巴结、胆囊动脉通过。进行胆囊切除术时,需仔细辩认此三角区的解剖结构有重要意义。 胆囊的生理 浓缩功能:浓缩胆汁5~10倍。 排出胆汁:胆囊收缩素(CCK) 、迷走神经→收缩 分泌粘液:20ml/h,主要是粘蛋白,保护润滑胆囊粘膜。胆囊管梗阻时呈白胆汁、胆囊积液。 胆囊排空 与进食的种类和量有关 小肠粘膜分泌胆囊收缩素(CCK),使胆囊收缩 刺激迷走神经时胆囊收缩,Oddi氏括约肌松弛,使胆汁排入肠道 刺激交感神经抑制胆囊收缩,Oddi氏括约肌收缩 胆汁 成分: 水(97%),胆盐,胆色素,脂质(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蛋白质和电解质。 胆汁的分泌: 肝脏分泌800~1200ml/d 迷走神经兴奋、促胰液素、胃泌素、胰高糖素、肠血管活性肽促进胆汁分泌。 胆汁的作用: 乳化脂肪,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刺激肠蠕动和肝细胞分泌胆汁 抑制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生成 中和胃酸 胆道疾病特殊检查:B超 B超型超声波检查:首选 适用于胆道结石、肿瘤、黄疸的鉴别诊断。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前晚清淡饮食。 检查前可服缓泻剂或灌肠排便以减少肠道气体。 光团和声影,测量胆囊的大小,且可通过胆管的“靶环征”测定胆管横断面直径,判断胆管扩张及其梗阻部位。 B超对胆囊结石的准确率为92~98%。 术中B超引导手术取石。 X线检查 腹部平片: 口服法胆囊造影: 静脉法胆道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术中胆道造影 CT和MRI 核素扫描检查 术中胆道镜检 胆石病cholelithiasis 流行病学 女性,40岁,肥胖或多次妊娠多见 近年来,胆囊结石多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 自然人群发病率10% 胆石没有症状即所谓“ 静止结石”,或很少症状,仅在尸检或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故实际发病率较临床为高。 胆石病因 胆道感染: 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将胆汁中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游离胆红素,后者再与钙离子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胆红素钙,沉淀后即成为胆色素结石。 感染与梗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菌落、虫卵、成虫尸体成为结石的核心。 代谢因素: 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按比例共存。胆固醇与胆盐之比为1:20~1:30,如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增多,当比例低于1:13时,胆固醇便沉淀结晶形成胆固醇结石。 胆石的类型 胆固醇结石: 80%位于胆囊内,外观灰黄色,椭圆形,质硬,剖面呈放射状。X线不显影。 胆色素结石: 75%位于胆管,以胆红素为主。外观棕黑或棕红色,多为泥沙样,质软而脆,剖面呈层状。X线不显影。 混合性结石: 60% 胆囊、40%胆管,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混合而成。因含钙盐较多,X线显影(阳性结石)。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急腹症中仅次于阑尾炎、肠梗阻居第三位。 胆囊炎与胆石症常合并存在。 90%以上胆囊炎属结石性的。 胆囊结石病因 胆汁成分和理化性质改变 促成核因子,分泌粘液糖蛋白 胆囊收缩能力降低,胆汁淤滞 胆囊炎的病因 梗阻因素: 胆囊管或胆囊颈机械性阻塞,胆汁淤积,高浓度的胆盐致化学性炎症,继发细菌感染成化脓性。以结石梗阻居多。蛔虫钻胆,带入细菌。 感染因素:主要为大肠杆菌。 胆囊舒缩功能紊乱:胆汁淤积 急性胆囊炎病理 单纯性胆囊炎: 胆囊壁充血,粘膜水肿,白细胞浸润。 胆囊与周围无粘连。可吸收痊愈。 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明显充血肿大、水肿、肥厚,炎症波及浆膜层,表面附纤维素脓性分泌物,粒细胞浸润。 腔内充满脓液,随胆汁流入胆总管,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造成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周围粘连严重,解剖不清,手术难度较大,出血多。 急性胆囊炎病理 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胆囊血运障碍,胆囊壁缺血坏疽、小脓肿形成。 胆囊穿孔 胆囊底或颈部穿孔,常在发病后三天 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膈下感染、内外胆瘘、肝脓肿等,大多被大网膜及周围脏器包裹,形成胆囊周围脓肿。 此时手术困难,解剖不清,不得不行胆囊造瘘术。 临床表现 胆绞痛: 饱餐后发生,右上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 胃肠道症状: 恶心、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