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2012.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2012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第四题 13题,文言文翻译 (1)彦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谕,令赴朝谒。(3分) 译文: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3分。“奉表待罪”“慰谕”“谒”各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句中重要的实词不能根据语境准确地翻译出来,而是很随意地译出大意,如把“慰谕”译成“告诉”“下旨给他”等。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彦超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4分) 译文: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4分。“斥去”“服用”“俭约”各1分,“仆妾之冗食者”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翻译时句式落实不到位,题中的“仆妾之冗食者”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很多同学不能在译文中体现。 ②译文不通畅,“咸遵俭约”应译为“都遵循节俭的原则”,不少同学不能补充出句子的中心词。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3)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3分) 译文: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3分。“衰朽”“乞骸骨”各1分,“臣之愿也”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重要文言知识积累不够,如:“乞骸骨”,在《张衡传》中学习过,很多同学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臣之原也”是判断句,有不少同学没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对重点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差。 14题,诗歌鉴赏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4分,“高远明净”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不清,很多同学没审清本题的落脚点是对景物特点的概括,竟答成了情感基调。 ②答题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小标号,没有步骤,只是笼统地写感受。 ③鉴赏性的词语匮乏,答题时表述不够准确。如对于画面特点的概括,不少学生用了“美丽”“诗意”等笼统的词语。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意识不强,题中明确要求“联系全诗”,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联系诗中的具体诗句去分析情感。 ②答题时缺乏步骤,没有序号标注,得分点很容易隐于纷杂的卷面中。 ③对诗歌整体把握能力不够。从试卷上呈现的答案看,不少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住这首诗歌,竟出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对朋友的思念”等不准确的情感判断。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加强训练,增强学生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形成答题模式;准确理解诗意,掌握答题术语。 15题,名句名篇默写 学生答卷存在问题: 书写不规范、潦草,字迹不清,识记不牢,错别字多,几乎每一句都会有错别字。((1)也—者;鹃—娟;(2)齐—其;(3)夙—素,砧—毡、拈;(4)义—亦) 该题多数学生得3~4分。 建议: 名句名篇要强化背诵,更应重视书写,写规范,写正确,重在抓落实,坚持不懈。 第五题 16题,参考答案:③⑥①④②⑤(4分。答对3项得1分,4项得2分,全对得4分) 该题有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得满分。 错误多数表现在把③和⑥的位置分开或者连在一起放到①④②⑤的后面。其他,也有个别学生排列成①④③⑥②⑤的,究其原因,多数学生注意到了③⑥或①④②⑤作为两层各自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不能确定这两层谁先谁后,不理解应先说“不应该”(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再说“应该”(这是对问题的建议),所以排错。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会找表明前后衔接的词语。 17题,参考答案:国家科技奖 严控(控制)数量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4分。每个要点1分) 学生答卷存在问题: 该题70%学生得2—3分,得满分的约占20%。 错误理解“关键词”,以为只能是名词或动词,词组和短语不可以。出现好几个的名词或动词排在一起不能大体表达出文段主要内容的情形,如严控、调整、优化、质量。 多数错在四个要点找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缺少陈述对象“国家科技奖”,或是不能找出并完整表述关键词“严控(控制)数量”。如调整结构、受理项目、受理、提高质量。 几个关键词无序排放,如“国家科技奖”放在最后。 重复啰嗦。如国家科技奖、调整奖励结构、优化、提高奖励质量。 18题,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