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环球法律评论.PDF

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环球法律评论.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环球法律评论

理论前沿 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 ———对二元论的批判性考察 张明楷   内容提要:关于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德国采取了个人保全原理与法确证原理相结 合的二元论。其中,个人保全原理显然与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不相符。但我们也不能 为了引入这一原理,而对刑法第20条作出扭曲的解释或者要求修改法条。法确证原理在 不同层面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原理。违法阻却事由的成立,是对 受法所保护的对应利益进行权衡的结果。在违法阻却事由的状态中,所遵从的标准就是 受到较高评价的利益优于受到较低评价的利益(二元论也是变相的利益衡量)。与不法 侵害相比,正当防卫具有本质的优越性;优越的利益保护就是正当防卫的原理。正当防卫 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将不法侵害者造成的损害、危险以及在受到防卫过程中为对抗防卫所 实施的新的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害、危险与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进行比较,全面比较时必须 充分考虑防卫人所处的本质的优越地位。要求或者以为正当防卫中的利益衡量就是将正 当防卫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者造成的损害相比较,是一种常识性错误。 关键词:正当防卫 个人保全 法确证 优越的利益保护 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1〕 “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德国的正当防卫权显得十分宽泛和‘凌厉’。” 其中的重 要表现是,被侵害人不仅没有退避义务,而且只要防卫行为是需要的,即使是为了保护轻 微法益也可以造成重大损害。例如,“住宅所有人,可以用刀刺死夜晚侵入住宅的带有酒 〔2〕 气的男子。” 再如,“向一名逃跑的小偷开枪,如果是保护财产的唯一方法时,也是‘必 〔1〕 [德]约翰内斯 ·卡斯帕:《德国正当防卫权的“法维护”原则》,陈璇译,《人民检察》2016年第10期,第30页。 〔2〕 C.Roxin,StrafrechtAllgemeinerTeil,BandI,4.Aufl.,C.H.Beck,2006,S.676. ·51· 《环球法律评论》 2018年第2期 〔3〕 要的’。” 在课堂设例中,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为了击落爬 〔4〕 在树上偷苹果的少年而开枪射击,也是必要的。 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是另一个问题,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如此宽泛和凌厉地承认正当防卫的根据何在?这便是正当防卫的正 当化根据,也可谓正当防卫的原理。 如所周知,关于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德国的通说与判例采取了个人保全原理与法 〔5〕 确证原理相结合的二元论。二元论在日本、韩国刑法学界不乏赞成者, 在我国也得到 〔6〕 部分学者的认同。 然而,二元论是否存在缺陷,能否原封不动地为我国刑法理论与司 法实践所借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就个人保全原理进行简要讨论,然后 〔7〕 重点讨论法确证原理的相关问题。由于笔者对正当防卫采取优越的利益保护原理, 所 以,本文在必要时会对二元论与优越的利益保护原理进行比较,说明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 运用。 一 个人保全原理 个人保全原理,是指法律允许个人采取各种必要的防卫性保护措施,或者说,受到不 法侵害行为攻击的个人可以采取必要手段保全自己。这一原理可以用社会契约论来说 明。例如,根据霍布斯的观点,市民对国家的义务持续到国家能够基于其权力保护市民的 场合(时期);在国家不能保护市民的利益时,市民能够通过行使天赋自卫权进行自我保 〔8〕 护,任何契约都不可能使市民放弃这个天赋自卫权利。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