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明(论文)关于高校网络教育论文高校网络文明培育案例分析.doc

高校网络文明(论文)关于高校网络教育论文高校网络文明培育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网络文明(论文)关于高校网络教育论文高校网络文明培育案例分析

高校网络文明论文关于高校网络教育论文: 高校网络文明培育案例分析 [摘 要]网络集信息通信、承载、传播、交换于一体,是连接全世界计算机的纽带,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它给人们带来方便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大学校园中,上网浏览信息、查阅资料、办公学习、论坛聊天、游戏娱乐等等都成为了大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针对网络的种种利弊,本文就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明;案例;大学生   一、网络运用 网络逐渐进入校园,甚至溜进了寝室,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新问题。案例一: 1.湖北省公安厅2007年2月12日宣布,根据统一部署,湖北网监在浙江、山东、广西、天津、广东、四川、江西、云南、新疆、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病毒作者李俊(男, 25岁,武汉新洲区人)。他于2006年10月16日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 犯罪嫌疑人李俊曾在武汉某电脑学校学习软件开发。他在上学时数学和英语非常优秀,后来为好玩搞钱干起了销售传播病毒的勾当,最终落入法网。 2.大学生建立黄色电影网站赚钱自毁前程。某市首例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宣判,涉案的两名被告杨某和曹某都是20岁左右的在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分别被判处7年和4年的有期徒刑。两名被告自建色网,网友采用注册会员制,通过邮局和银行汇款以及手机的短信联盟付款后,便可在线收看淫秽电影,非法获利12万元。两名大学生自毁前程,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铁窗生涯。 案例二:任同学,男,长春市某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入学后,通过网络了解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著名的开放课程(OCW),其中包含了该所世界一流大学上千门优质课程的讲义、课件、作业甚至课堂录音和视频,免费提供下载。网络时代,世界上各个地方的学生都能有幸和全球顶级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共同分享最优质的学习资源。从此,任同学依据本校课程,计划安排了三年的学习计划,一直坚持课外自学MIT OCW,还积极利用自己外语方面的专长,帮助直接阅读英文材料不便的同学,与他们组成了学习小组共同学习,扩展课堂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收获颇丰。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并保持着专业课成绩全优的记录。他在介绍学习经验时也曾多次提到,这些优秀成绩的取得与借助网络汲取优秀学校课程的养料丰富提升自己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的校内网(xiaonei. com),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2006年10月,千橡公司收购校内网,同年底,完成了千橡公司5Q校园网与校内网的合并,并正式命名为校内网,校内网成为中国大学生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校园网站。校内网的创办人就是来自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的王兴、王慧文、赖斌强和唐阳等几位大学生。校内网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案例分析:当今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与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时地凸现出来。怎样客观分析信息网络的利与弊,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二、网络交往 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收发E-mail、查询信息、阅读新闻、论坛BBS等,网络交往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变得越加重要。下面是关于网络交往的一些例子: 案例一:对于广东22岁的夏某在大二时,在网上认识了青岛某大学学生周某。2005年6月19日这天,夏某和周某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场网恋,一次青岛之行,让她意外地怀孕了,而且是双胞胎。然而怀胎九月,孩子的父亲一直未出现,夏某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拿到毕业证。面对这位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大四学生,不禁为她的艰难处境万分担忧。 案例二:长春某高校计算机系学生孙某,家庭经济状况差,生活条件一直不好。进入大学以来,城市的繁华、城市学生个性的张扬,使得内向的他一直处于自卑和自闭的状态。没有朋友聊天,没有同学谈心,连老师也很少去关注。孙某的全部精力就是学习,认为学习好了其他的就可以好起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了Email和老师谈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学习状况,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渐渐的,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发现自己的不自信,自己将自己封锁起来和大家不交流。听从老师的建议,他和周围同学先通过QQ等聊天工具进行交谈,再到现实生活中的谈笑风生,直到最终彻底改变自己,将自己的全部阴霾挥去。 案例分析:网上交往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优点,但随之而来的它的虚假性、欺骗性也是不断出现。因此,必须养成一种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网络交往。网络应该是现实的补充剂,同样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