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pwutcqsj.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pwutcqsj

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 丽水市林业局 二00九年十月 前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其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优良乡土树种。茶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成分比对分析,茶油品质比被誉为“液体 HYPERLINK /gold/ \o 黄金 \t _blank 黄金”的橄榄油还高。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产业链条长,可实现全果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高。油茶又是一种长寿经济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收获期长的特点。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抗低温冻害,防火效果好,适生范围广。油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山区林农增收林业增效,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态,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良树种。 我市是浙江省油茶重要产区,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浙南油库”之称。油茶是我市重要的传统林业产业,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油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的发展和30万产区农民的增收。近年来,国家从维护食用油和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油茶生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和油茶产业科技的进步,油茶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油茶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为此,我局以《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为指导,根据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认真开展油茶调研,多次召开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委托丽水市处州林业勘察设计院院编制《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以进一步推动我市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市油茶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我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浙南油库”之称。我市油茶生产大致经历了高潮、低谷和稳定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油茶发展高潮,油茶面积有130万亩;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之油茶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茶油价格低等原因,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油茶产业陷入低迷,产量逐年下降。导致远山、高山油茶林荒芜,近山、低山油茶林改种,油茶面积逐步萎缩; 90年代初,我市莲都、云和、青田等县连续实施了两期林业部“油茶低改项目”,收到一定成效。进入21世纪,随着油茶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面积减少的状况得到一定控制,经营管理水平和茶籽产量开始回升。近两年茶油市场看好,价格上升,调动了农民培育油茶的积极性,油茶产业逐步恢复,低改和新造林面积也有所增加,油茶籽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据资源调查,全市现有油茶面积约为81.61万亩,占了全省240万亩的34%,2007年全市产油茶籽1.76万吨,占了全省油茶籽产量4.5万吨的39%,,一产产值达8000万元。 1、地域分布情况 我市的油茶主要分布在青田、莲都、云和、松阳一带,重点分布于四十个乡(镇、街道),重点乡(镇、街道)面积为57.8万亩,约占了全市的80%。各县(市、区)分布面积见附表: 2、品种情况 油茶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有少量浙江红花油茶和新品种。 优新品种0.26万亩,占0.3%; 普通品种79.1万亩,占96.9%; 浙江红花油茶2.25万亩,占2.8% 3、经营管理情况 我市的油茶管理比较粗放,正常经营约25万亩占31%,只采不管约40万亩占48%,荒芜面积15万亩占了21%。 4、林分结构分析 年龄结构:我市的油茶基本上是80年以前造林的,面积81.61万亩,占99.47%;80年以后新造林面积只有0.43万亩,只占了0.53%。 密度结构:我市油茶林绝大多数是疏林,每亩100株以下的有67.09万亩,占82.21%;100株以上的有14.52万亩,占17.79%。 5、加工情况 我市有精制茶油加工企业10家左右,具有规模经营的有7家,生产的茶油主要是礼品油为主;采用压榨法加工传统毛油的作坊近100家。 (二)油茶林生产存在的问题 1、栽培面积萎缩、生产经营粗放 现存油茶栽培面积81.61万亩和1979年130万亩相比,减少了37%,油茶籽产量虽然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平均亩产油茶籽21.5公斤,折初制茶油4—5公斤,低的只有1~2斤/亩。可见我市油茶生产经营粗放,基本靠“人种天养”,全市约有15万亩左右油茶林处于长期失管的荒芜状态,实际在经营的面积估计在65万亩左右。 我市目前油茶林相当多比例处在山高坡陡、土壤脊薄的山地上,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比例较低。因为当时盲目发展,栽种时不能适地适树而形成的相当部分油茶低产林受立地条件的制约,难以通过改造实现提高产量和效益。 2、油茶品种混杂老化,林分老、弱、病、残、劣状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