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构建农村与谐土地流转关系.docVIP

以人为本 构建农村与谐土地流转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 构建农村与谐土地流转关系

以人为本 构建农村与谐土地流转关系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不规范的土地流转,严重侵损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这些流离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边缘群体,给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隐患。严格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能够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化解利益冲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这无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地流转;以人为本;和谐关系   [作者简介]朱光,中共玉林市委党校讲师,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2―0093―05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举足轻重,事关全局,始终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土地作为农民的“命根子”和“钱袋子”不但具有重要生产资料的功能,而且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离开土地,农民就流离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成为既不享有农民应有的土地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边缘群体。表面看来,农村土地问题只是个经济问题,实际上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村土地管理搞不好,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社会和谐也将会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宗旨,把构建和谐农村土地流转关系落到实处,依法促进土地资源的整合和良性运作,对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构建农村和谐土地流转关系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自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确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和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就在全国各地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开展起来。在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际就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权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制度,就是在农户和集体的承包关系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承包者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人,并收取一定租赁费的过程。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自主流转型、委托流转型、反租倒包型、股份合作型等。尽管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一些违反政策的现象,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作为一种制度突破和创新,对我国转型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现实性的意义和关键性的影响。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土地流转关系,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但耕地资源异常稀缺。我们面临的人地矛盾在世界上是最尖锐和最突出的。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度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有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减少到1.40亩,人均耕地的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尽管我们现在用不到占世界10%的耕地面积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却无法改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资源供需矛盾、人地矛盾凸显时期,是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时期。为此,我国在重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租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现状一直不容乐观:土地违法现象一直不断,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因城市化、工业化而征占土地导致全国4000~5000万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每年以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给当前社会的就业问题增加很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征地补偿标准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不足用以创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到有关政策的失地农民日趋贫困,更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程度。一段时期来,许多地方因征地问题引发失地农民不断上访,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隐患。由征地问题所引发的利益冲突,直接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甚至会使社会陷入到持久的动荡之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时明确指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保护农民对土地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占用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应有补偿,土地出让金应主要给予农民。必须依法严惩那些违背法律、强占和乱占农民土地的人”。目前,不少征用土地的项目不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不妥善解决农民的生计,造成农民失地、失业,生活无保障。这种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危及农村稳定和发展,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土地流转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