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对氯化钡you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docVIP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you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you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doc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 龙老发 徐文伟 薛赫勾云 王珂 马艳辉 梁薇 黄其惠 张莉 毕成刚 【摘要】目的:验证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方法:麻醉家兔,连接BL—420机能实验系统心电导联,耳缘静脉注射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再经耳缘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观察给药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在注射0.4%氯化钡(0.5ml/kg)后家兔心电图显示异常心电图,马上耳缘静脉注射20%利多卡因 0.8ml,异常心电图立刻消失,恢复正常。结论: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是Ba2+抑制心肌细胞K+外流,促进心肌细胞Na+内流。利多卡因具有对抗作用,是由于利多卡因促进心肌细胞K外流,抑制心肌细胞Na内流。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氯化钡 心律失常 氯化钡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是一种常用的心律失常模型,其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机制为增加蒲氏纤维Na内流,提高最大舒张期去极化速率。另Ba2+干扰心肌细胞K +外流,使4期自动去极化的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从而使阈电位的差距减少。因此4期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所需要时间缩短,心肌细胞产生兴奋的频率增加,即自律性增高,从而诱发心律失常。本实验采用Na+通道阻断剂盐酸利多卡因,观察其对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健康家兔一只,体重1.6kg,雌雄不限,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材料:3%戊巴比妥钠,0.4%氯化钡(用氯化钡晶体配制), 20%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1.3仪器:BL—420机能实验系统,心电导线,5颗针头,兔手术台,注射器(1ml,2支,5ml,1支),头皮针,三通管。 1.4实验方法:将家兔以3%的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1ml/kg)。把针头插入家兔四肢皮下(不能插入肌肉,避免肌电干扰),单导联心电记录,引导标准Ⅱ导联心电的接法,引导电极上的白色夹与右前肢皮下针头相连,红色夹与左后肢皮下针头相连,黑色夹与右后肢皮下针头相连,用BL—420系统观察家兔心电图并做下标记。耳缘静脉给予0.4%氯化钡溶液,观察心电图变化,记录异常心电图保持时间,待到心电图恢复正常后再次注射0.4%氯化钡溶液,出现异常心电图后马上给予20%利多卡因,观察心电图变化。 1.5观察指标:以标准Ⅱ导联为心电图指标,记录注射氯化钡后家兔心律失常维持时间与观察心电图变化,观察发生心律失常时注射利多卡因后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时间。 2.结 果 2.1在实验中测得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时间为2min,心律失常维持时间为4min,利多卡因注射后心律失常马上消失。 2.2正常心电图如下: 2.3注射氯化钡后的异常心电图为: 2.4心律失常注射利多卡因后心电图为: 3.讨 论 在麻醉家兔中,耳缘静脉注射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经注射利多卡因后,心律失常维持时间变短,甚至马上消失,说明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 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的机制不是十分明确,可能是由于氯化钡可增加浦氏纤维Na+内向电流,提高舒张期去极化的速率【1】,此外,Ba2+干扰心肌细胞K +外流,使4期自动去极化的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从而使阈电位的差距减少。因此4期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所需要时间缩短,心肌细胞产生兴奋的频率增加,即自律性增高,从而诱发心律失常【2】。同时可使心肌工作细胞Ca2+内流而诱发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而引起心律失常,加之内源性肾上腺素(CA)参与了钡致心律失常的发生,钡诱发心律失常除钡本身的作用外,有研究报道的Ba2+使牛的肾上腺释放CA的结果证明,以心交感神经末梢为主释放的内源性CA也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3】。 利多卡因亦称为膜电位影响剂,其作用为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使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和幅度降低,因此可对抗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加之其可促使K+外流,缩短蒲氏纤维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这一作用远大于对钠内 流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有效对抗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的原因。 参考文献 李著华,孙 红,机能实验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谢安,戴益民,朱妙草,细胞外Ba2+对双基因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阻断作用,心脏杂志,2000,12(5);345. 张丽晖,李学文,张改平,李吉元,张轩萍,牛栓成,盐酸普罗帕酮,盐酸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致豚鼠心律失常的作用,中国药物与临床,第六卷,第四期,257-258页,2006.4.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