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书201610-SD.doc

(完整报规划)智能产业园方案设计说明书201610-SD.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载可编辑 专业Word文档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靖城园区智能制造示范园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建筑设计专篇 工程概况 1、本地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靖城园区。地块位于靖城大道东南侧、高新东路西南侧。地块交通四通八达。 2、本次规划智能制造园及万宝龙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5.03公顷(225.45亩),代征城市绿地1.50公顷(22.45亩),实际用地面积为13.53公顷(203亩);其中万宝龙项目总用地面积:1.76公顷(26.40亩),实际用地面积:1.33公顷(20亩),城市绿地面积:0.43公顷(6.40亩);智能制造园总用地面积:13.27公顷(199.05亩),实际用地面积:12.20公顷(183.00亩),城市绿地面积:1.07公顷(16.05亩)。 3、地块规划条件: (1)、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 (2)、规划设计控制指标:容积率≥1.0;建筑系数≥40%;绿地率≤20%; (3)建筑限高不低于4层。 设计依据 1、地块用地红线图 2、漳州高新区靖城园区靖城大道东南侧、高新东路西南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3、《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版; 4、国家有关规划建筑规范、规定、条例; 三、设计原则 1、合理性 在满足建筑物布置分区合理的前提下,设计通畅的人、车流线。 2、适用性 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平面柱网合理;立面简洁大方,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经济适用性。 3、地域特设适用性 结合周边环境,顺应地形,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空间。 四、建筑设计 A、总体布置 总平面布局上;通过主轴,贯穿东西方向,合理的将地块划分开来,主轴配以景观绿化小品,充分展示现代工业建筑对景观的追求,使建筑、人与环境融为一体。 提起古代“四合院”建筑模式,通过办公、厂房、宿舍食堂等功能,形成围合式建筑。同时极力营造自身的特有景观,做到绿色低碳,通过入口广场、屋顶花园、庭院景观及四周绿带的布置形成绿色开放空间,体现了立体绿化的要求建筑坐落于绿荫之中,拥有优美安静的办公、生产环境。 本案设计14栋建筑,1~4#楼为公共服务配套,5#~14#为厂房,一层人防地下室;西南侧设置地块主出入口,东南侧设置地块次出入口。宿舍设置于地块的东南侧。地下室平时为停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 本案规划用地面积150300平方米;实际用地面积1353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42742.18平方米;地上计入容积率面积为149011.52平方米;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为30236.39平方米。 B、交通组织 地块二侧紧邻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货车入口设置于高新二路一侧,出口设置于规划路;机动车入口设置于高新二路一侧,出口设置于规划道路。园内货车与机动车分流。合理避开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块内路网四通八达,人车人流。 利用建筑周围的硬地,形成环形的消防通道。转弯半径均满足规范要求,高层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规范要求。 C、绿化环境布置 地块中庭设置中庭水景,与河道及周边的景观资源形成围合景观。绿化设计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绿化设计的立体化。沿建筑周围空地种植花卉、灌木以及绿篱,建“围合式”建筑内中庭设置中庭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垂直绿化,地面停车采用草皮砖,争取更多的绿地,改善环境。本工程西、南、北侧的绿化设计结合道路规划的绿化设计统一进行。同时本工程的屋面和室内尽量结合环境设置不同的垂直绿化,以达到多层次、立体的绿化环境,给人创造美好的、温馨的氛围。树种选择以当地区性适宜的乔灌木为主,做到绿色环保低碳。 D、低碳分析 绿化屋顶取代阳光直接暴晒的屋面可延长屋顶及屋顶表层寿命,并提供给办公人员和客户一个休憩的公共绿化空间。建筑底部部分架空,形成一个完整通透的通道,利于空气流通,可提高建筑底层的舒适性,降低中庭温度,为工作人员和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外休憩环境。利用排气热能加热冷新风,从而起到节约制冷能量消耗的作用。为最大化业主的利益,高性能建筑外壳将通过节能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高效隔热层、彩釉玻璃、遮阳设备结合使用,为该建筑提供一个匹配的建筑外壳。利用电梯下降重力的作用,产生大量再生能源,可为电梯自身或其他设备节省大量能源。通过使用循环再生材料降低污染,充分利用有限的能源。 五、单体设计 A、平面设计 1#~4#为公共服务配套用房.建筑最高建筑在1#、2#楼,建筑高度为30.2m。1#,2#为办公楼,3#,4#为宿舍楼。每层一个防火分区, 各方面均满足功能的需求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5#~12#为厂房,建筑高度为: 22.800 M.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各方面均满足功能的需求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13#~14#为为厂房,位于万宝龙地块,建筑高度为18.3 M,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每层一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