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巴戟天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的研究.docVIP

南药巴戟天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的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药巴戟天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的研究

南药巴戟天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的研究   摘要 为探索巴戟天毛状根的诱导条件,该研究选择不同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R10、Msu440菌株诱导巴戟天无菌苗的幼芽、叶片、叶柄、茎段等外植体形成毛状根,并研究了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因素对巴戟天毛状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戟天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为:以幼芽为外植体,ATCC15834为转化菌,侵染时间20 min,并在培养基中添加300 μmol/L乙酰丁香酮条件下,巴戟天毛状根的诱导转化率最高,可达36.7%。   关键词 巴戟天;毛状根诱导;发根农杆菌   中图分类号 S567.53;Q9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077-02   Abstract To establish the inducement conditions for hairy roots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Agrobacterium rhizogene strains of ATCC15834,AR10,Msu440 were selected to induce the transformation ration of explants of buds,leaf,leafstalk and stem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aseptic seedling into hairy root.The effect of infection time and concentrations of acetosyringone(AS)on the transformation ratio were also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tter conditions for inducing hairy roots was as follows:young buds as explant,infected by strain ATCC15834 for 20 min and then cultured in MS with 300 μmol/L acetosyringone,in this conditions,the inducting rate reached 36.7%.   Key words Morinda officinalis How;hairy roots inducement;Agrobacterium rhizogene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一种茜草科植物,其肉质根被广泛用于补肾壮阳、治疗不孕不育、风湿痹痛类中成药,为“四大南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骨质疏松[1]、消炎镇痛[2-3]、抗抑郁[4]、抗疲劳[5]、促进血管生成[6]等作用,所以以巴戟天作为资源开发新药品种具有广阔的前景。巴戟天为传统的中药,其功效也被海外医药界所认可,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另外,巴戟天在中国南方地区和港澳地区还作为一种常用的食疗补品,也有部分用于加工即食蜜饯。药、食、补多种消费途径造成市场对巴戟天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巴戟天野生资源极少[7],目前巴戟天商品药材为来源于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的栽培品,其中广东巴戟天产量占全国巴戟天总产量的90%以上[8]。基于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巴戟天主产地广东高要、德庆、封开、郁南、广宁等地均对坡地种植巴戟天进行了限制[9]。另外,巴戟天生长周期长(3~6年),病虫害的风险大,也影响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由此,巴戟天的种植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栽种面积的减小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势必造成巴戟天资源短缺,限制巴戟天产品深度开发。植物毛状根培养技术是获得具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新途径,本研究利用发根农杆菌的遗传转化技术,通过对毛状根诱导条件的优化,建立巴戟天毛状根诱导和培养方法,为巴戟天毛状根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前期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根农杆菌菌液制备   分别取保存的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R10、Msu440菌液10 μL,将其稀释10-6倍后涂于YEB琼脂培养基上,28 ℃活化2~3次,将活化菌种接入YEB液体培养基,100 r/min黑暗振荡培养2 d后,将菌液稀释至OD600=0.6左右,用于感染外植体。   1.2 毛状根的诱导   取自巴戟天无菌苗[10]的不同外植体(幼芽、茎段、叶片、叶柄用无菌解剖刀切成0.5 cm小块)接种到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分别100、200、300、500 μmol/L)的MS培养基中,于黑暗条件下,2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