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形势下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思考 村委换届工作在即,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抓好村级干部的教育管理,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农村干部队伍,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是我们当前必须探索的一个课题。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走访老村干部、在任村干部,以及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村干部教育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村干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不少问题。 一、当前村干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选任时难选。一是农村“难留人”。长期的农村发展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农村较差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生产条件使得大量农民纷纷涌进城市,由此形成了农村的“人才空洞”。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求学毕业者,回来更少。一些村里,稍有能耐的都做生意或自务己事,无心村里的发展,致使现任、后备衔接不上。一些村几年不发展新党员,村干部怕发展新人顶替他们自己,不培养新生力量,导致后备干部不足,出现了一年、几年无新党员发展的窘境,基层组织建设人才断层、流失造成在村干部的选任上“无人可选”甚至“无人可用”的局面,乡镇也只好勉为其难。一些村干部由此涣散了“干心”,滋生“舍我其谁”的心态,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二是发展“吓倒人”。建设新农村面临的困难较多,产业建设发展难度大,作为村干部既要为农村发展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又要处理好本村日常事务,还要应对家庭的生产生活琐事,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许多人因此望而却步、避而远之。三是债务“拴住人”。较为普遍的村级债务实际又由村干部个人承担,既束缚了农村发展,乡村两级又无力偿还。乡镇在考虑调整个别村班子时,不得不面对村级债务这个现实问题。由此一来,村级债务成了乡镇的“拦路虎”、个别村干部的“护身符”。同时,受社会风气影响,在农村选举中存在拉帮结派等现象,村级换届选举往往会有拉票现象。而这种现象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视听,削弱了群众意愿的影响力,导致村队不能选出有实力、肯为百姓服务的好干部。 (二)、村干部素质不高,普遍缺乏带领致富的能力。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未能与时俱进。目前,教育培训大多数都是由县里统一组织的,乡、村组织村干部教育培训的次数很少,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导致知识更新不快。大多数村支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据统计,**县现有***个村,共有村干部848人,其中35岁以下的317名,占37.4%;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2人,占7.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有326人,占3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60人,占54.3%。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一些村干部掌握政策理论知识不多,思想观念陈旧,法制观念不强,制度意识淡薄,讲政治、讲大局、讲组织、讲服从、讲奉献认识程度不够深。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当前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相适应,思想理论水平不高,处理矛盾办法不多,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对农村工作的驾驭能力和掌控全局能力,致使村务工作力量薄弱,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对群众凝聚力下降,找不到工作的立足点。有部分村干部宗旨观念谈化。有的揣着私心当“公仆”。喊着干部难当,又恋着“帽子”,认为“大小是个头,强起蹲岗楼”,心里想的是,机动地多种点,搞个贷款实惠点,种子化肥优先点,地不耽误多得点,来人陪客吃一点,出外办事方便点,站在人前光彩点。有的腰别篱耙干工作。上台就想捞一把,不是为了党的事业当干部,认为有权不使,过期无效;不是想办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是浪费侵占集体资财,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的罚字当头压群众。对于有些政策不顺,群众出现逆反心理,少数村级党员干部不是去做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而是动辄用罚款的办法压群众,造成一些地方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有个别基层党员干部还依靠宗派势力、姻亲关系来开展工作,严重削弱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在“内因”制约下,尤其需要“外因”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来帮助村干部提高自己。而乡镇受制于资金、场所等条件限制,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 (三)、内部矛盾凸显,村干部难管。一是村干部双重性的身分造成难管。一方面,他是干部,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另一方面,他是农民,有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家庭责任。这种双重身分和双重责任,使得多数村干部难以“两兼顾”、“两不误”,不少村干部工作责任感不强、事业心不足,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可以选择“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组织、制度面前,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摞挑子”、“卸担子”。同时,村干部来自农民群众,生活在农民群众之中,在工作中难免多了一层顾虑,放不开手脚,不少村干部也把自己所做工作当成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宣传政策时支支唔唔,贯彻政策时犹豫不决,执行政策时畏首畏尾,工作效果不佳。二是村干部任职体制,造成难管。村级集体有收入的村居,如果支部书记、主任是一肩挑,村级内务管理就搞得有条有理,各项工作开展落实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