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不是存在剥削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doc

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不是存在剥削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不是存在剥削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doc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不是“存在剥削” 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黄佶:工学博士,大学教师,著有《资本异论》一书,电子信箱:jhuang@ 摘要: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只能来自、必然来自剥削”。这和“存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现象”的表述具有本质的区别。大多数资本家使用银行贷款进行生产,银行及其储户也参与了利润的分配,因此,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银行存款并获得利息的人也是剥削者。导致这一极端结论的原因是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价值起源和利润来源存在偏颇之处。即使剩余价值理论不能成立,也不能否认存在剥削现象。当今世界,剥削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和严重。符合市场原则的交易未必是公正平等的交易。符合市场原则却不公正平等的交易是贫穷的根源之一,而长期贫穷则是极端思想和极端组织的温床。 关键词:剩余价值,剥削,社会不公,极端思想,极端组织 2014年,笔者参加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时,发现有很多与会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讲的是“存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将否定剩余价值理论视为否定存在剥削现象。这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误解。 实际上剩余价值理论讲的是“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只能来自、必然来自剥削”。否定剩余价值理论,只能否定这些“完全、只能、必然”,而无法否定存在剥削现象。 只有正确认识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用其指导实际工作。笔者希望上述重大误解能在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8次学术研讨会上得到纠正,而不要延续到第19次及以后的学术研讨会上去。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剥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则是剩余价值同这个资本的可变部分的比率。假定资本(C)为500镑,分在原料、劳动资料等(c)上共400镑,分在工资(v)上为100镑;再假定剩余价值(m)=100镑。这样,剩余价值率为 m/v=100镑/100镑=100%,而利润率m/C=100镑/500镑=2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72页 也就是说:利润额完全等于剩余价值额。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的剥削所得。 由于贸易行为和生产资料(机器等)都不会创造价值,所以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 因此,剩余价值理论说的不是“存在剥削”,而是“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只能来自、必然来自剥削”。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完全是资本家用工资(可变资本,v)雇佣来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没有任何贡献。所以资本家是一个纯粹的剥削者。 认为剩余价值理论讲的是“存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重大误读。 如果资本家的利润百分之一百来自剥削,无疑存在剥削现象;但如果资本家的利润中只有一部分(例如百分之二十)来自剥削,也是“存在剥削”。因此,把剩余价值理论理解成“存在剥削”,意味着资本利润中可能仅有一部分来自剥削,其余部分是非剥削所得,也就是说资本家存在非剥削性的获取利润的手段。显然这是和马克思的原意完全背道而驰的。 正是因为“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只能来自、必然来自剥削”,所以马克思指出:要消灭剥削,就必须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如果仅仅是“存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现象”,那只要将资本家的剥削所得部分(例如前例中的百分之二十)分配给劳动者,资本家靠利润中的非剥削性部分,也能生存,也能进行再生产,于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就失去了逻辑上的必要性。这显然是和整个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 因此,中国马克思经济学界有必要确立这一基本常识:剩余价值理论说的是“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只能来自、必然来自剥削”。 二,银行存款利息也是剥削所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如果利润=15%,制帽业主在他按照这些商品的价值115镑出售这些商品时,就会实现15镑的利润。他生产这些商品只花费100镑。如果他是用他自己的资本进行生产,他就会把这15镑余额全部装进腰包;如果他是用借入的资本进行生产,他也许就要拿出5镑作为利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87页]“把货币放出即贷出一定时期,然后把它连同利息(剩余价值)一起收回,是生息资本本身所具有的运动的全部形式。[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87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0页 显然,在马克思眼里,利息是剩余价值或其一部分,也是剥削所得。资本家“借入的资本”主要来

文档评论(0)

xiao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