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学院.PDF

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学院

第 19 卷 5 期 应 用 气 象 学 报 Vol . 19 , No . 5 2008 年 10 月             J OU RNAL OF A PPL IED M ETEOROL O GICAL SCIEN CE             October 2008 2006 年 12 月 24 —27 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 周  梅   银  燕   王巍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2 10044) 摘   要 ( ) ( )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 CAR 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SU 联合研制的第 5 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 MM5 对 2006 年 12 月 24 —27 日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 同时对 影响大雾过程的辐射条件进行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形成持续性大雾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层结稳定 ,水汽充沛 , 同 时 ,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冷却是雾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而 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和热量湍流输送是辐 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在大雾发展和维持期间 ,雾区近地层基本上为弱的水汽辐合区;在大雾减弱和消散期间 ,雾 区大部分为弱的水汽辐散区。大范围的下沉辐散运动有利于中低层大气增温 ,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相配合 ,加上 近地层弱冷平流作用 ,使低层大气降温 ,有助于逆温形成 ,而深厚逆温层的存在 ,对雾区的长时间维持起着决定性 作用 。 关键词 : 雾 ; 液态水含量 ; 辐射冷却 点;90 年代初 ,尹球等[78 ] 、钱敏伟[9 ] 以及张利民[ 10 ] 分 引 言 别利用一维、二维和三维雾模式对长江上空以及重庆 地区辐射雾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由于 大雾和浓雾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大雾的出现 数值模拟考虑了较多因子的影响 ,能近似地表达出客 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 ,对航空、海运 、河运和高速公 观雾的规律 ,所以在雾的产生、发展机制以及各种影 路交通有极大危害性 。另外 , 由于雾天大气污染物 响因素的作用方面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 不易扩散 ,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雾对农 雾模式虽然是研究雾的有效工具 ,但 由于它主 业生产也会产生危害 ,农作物缺乏光照 ,影响作物生 要针对雾进行设计 ,一般使用单站探空资料 ,而无法 长和引发病虫害 。因此 ,雾的研究对促进社会经济 考虑环境背景场变化对雾的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 良性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越来越得到重 以后 , 国外开始尝试采用中尺度模式对雾进行数值 视 。 模拟研究 。199 1 年英国的Balland 等[ 11 ] 开始用中尺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对于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 度模式对雾进行了数值模拟 。2000 年以后 ,我国一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雾模式 。对于雾模式的研制 , 国 些气象工作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1215 ] 。本文 外起步比较早 ,雾模式也经历从一维模式 、二维模式 采用 MM5 中尺度模式对 2006 年 12 月24 —27 日南 到比较完善的三维模式 。由于影响雾形成的各种因 京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