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肾与排泄-(精选·公开·课件).ppt

第十章肾与排泄-(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小球及近球小体示意图 血液 血液温度下降 ADH与受体结合,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中cAMP增加,进而引起管腔膜中蛋白激酶激活,使膜蛋白磷酸化而改变膜蛋白的构型,结果导致水通道开放,提高了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 第十章 渗透调节与排泄 第一节 渗透调节的意义 渗透调节: 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即对体内水分和盐类含量的调节。 排泄: 动物体将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呼吸器官:排出CO2和少量水 消化器官:肝分泌胆色素经肠排出, 大肠粘膜排出无机盐 皮肤:经汗腺排出水、盐和尿素 肾:排出水和大量代谢废物 排泄器官 排泄器官的功能 ①维持体液中的主要电解质的适当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②维持适当水量; ③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④清除机体的代谢终产物; ⑤清除进入机体的异物及其代谢产物。 前三项与渗透调节相关。 第二节 肾的结构与功能 一、肾的结构 (图)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髓袢降枝粗段 髓袢细段 髓袢升枝粗段 近球小管 远球小管 肾小管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1、肾单位(nephron) 2、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3、近球小体: 由近球细胞、系膜细胞和致密斑组成。 (图) 皮质肾单位:肾小球位于皮质外2/3处,体积较小,髓袢短。 占肾单位总数85~90%; 近髓肾单位:肾小球位于肾皮质深部,髓袢很长,可达内髓。 占总数10%~15% 近球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的血管壁内,内含肾素分泌颗粒。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分。远曲小管近血管极处一侧的上皮成椭圆形隆起,变高变窄,排列紧密。 致密斑感受小管液中的Na+的变化,并将信息传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图) 4、肾的血液供应 (图) 肾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两个肾的血流量为心输出量的22%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体内平均动脉压在80-180 mmHg范围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稳定不变。 (图) 肾脏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的肌源机制: 当动脉压降低时,肾脏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所受的牵张减低,平滑肌就舒张,从而入球小动脉的阻力降低。 肾小球毛细血管(第一次毛细血管网)、 管周毛细血管( 第二次毛细血管网 ) 直小血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血浆成分向肾小囊腔滤过—尿生成第一步 囊内液就是血浆的超滤液,实际上是去蛋白质的血浆。 (图) 影响滤过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平均为45mmHg, 囊内压约10mmHg, 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入球小动脉处(20mmHg) 出球小动脉处(35mmHg) (图) 滤过平衡: 有效滤过压下降到0时,就达到滤过平衡。 二、肾小球的滤过机能 2、滤过膜 滤过膜有三层组成:(图) ①内层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组成。小孔50 – 100 nm。仅防血细胞通过。 3、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125 ml/min,180 L/day 每天排出终尿1.5L ②中间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为水合凝胶构成的微纤维网结构。网孔4 -8 nm。为滤过膜的主要屏障。 ③外层由肾小囊的上皮细胞组成。4 – 14 nm 小孔。 滤过膜各层有许多带负电的糖蛋白,可排斥带负电的血浆蛋白,阻止其滤过。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重吸收: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 1、近球小管 肾小球滤过液流经近球小管后,滤过液中 近67%的Na+、Cl-、K+和水被重吸收; 85%的HCO3-被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 H+被分泌到肾小管中。 肾小管上皮细胞粘膜侧由许多微绒毛形成刷状缘;浆膜侧存在钠钾泵,胞内有大量线粒体。Fig10-10 在近曲小管末端,滤液缩减到原体积的1/4。 X代表葡萄糖、氨基酸、Cl-等 (1)钠的重吸收 2)HCO3- 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3)钾离子的主动重吸收 小管液中K+浓度4 mM,上皮细胞内K+浓度150 mM。 4)葡萄糖与氨基酸的重吸收 次级主动转运 5)水的重吸收 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是靠渗透作用而进行的。 近年来发现在近球小管上皮细胞的顶膜和基侧膜有大量水通道(aquaporin,AQP1),对水的重吸收起重要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1H+就可使1HCO3- 和1Na+重吸收回血。 肾小管重吸收HCO3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