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24小时动态血压的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24小时动态血压的分析

ABPM有效反应真实血压波动 有助于多种临床高血压诊断 真实或平均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杓型 血压晨峰 血压变异性 药物疗效持续时间 白大衣高血压 不稳定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低血压发作 体位性低血压 有助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诊室血压(mmHg) ABPM有助于诊断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 入睡 起床 时间 晨峰血压 正常血压 血压(mmHg) 睡眠时间 评估 疗效 诊断 疾病 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预测 风险 诊室血压不足以评估所有CVD风险 传统诊室血压的不足: 仅能表示全部24小时血压中的很小一部分血压状态 易受到许多潜在误差的影响,例如“白大衣高血压” 不能作为独立的预测因素评估CVD发病率及死亡风险 ABPM中的血压晨峰与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相关 n=611 n=228 n=785 n=317 P=0.01 P=0.004 P=0.03 P=0.004 血压晨峰(以收缩压计算):起床后2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最低值及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 * 睡眠时平均血压临床意义 ABPM(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动态血压监测 *, 校正风险比:校正显著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基线血压及治疗期间服用降压药物数量这些危险因素后的风险比;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 夜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更高 一项探讨血压节律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研究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血压的节律,同时对有冠状动脉疾病(CAD)症状和/或体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所有患者随访5.8年,记录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住院或死亡。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50 50 83.9 16.7 48.2 12.5 32.1 20.8 夜间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生率显著更高 一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和卒中预后的研究。研究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了575例日本老年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的卒中事件。 卒中发生率(%) 杓型 n=230 非杓型 n=185 反杓型 n=63 非致死性卒中 致死性卒中 超杓型 n=97 夜间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与杓型性比, * P0.05; ?P0.01 一项meta分析,研究对来自欧洲的3项前瞻性研究中的302例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校正前 校正后 心血管死亡 全因死亡 反杓型 vs. 杓型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p0.0001 p0.0001 总死亡事件 心血管事件 发生率(%) 收缩压夜/昼比值 ≥1.0 ≥0.9–1.0 ≥0.8–0.9 0.8 0 0 随访时间(年) 收缩压的夜/日比值越高, 患者预后越差 一项通过夜昼血压的比值来观察动态血压诊断意义的研究。记录7458名受试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经多变量分析,评估夜昼血压比值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ABPM有效评估血压波动,预测血管内皮损伤 24小时血压波动与内皮损伤相关 ABPM有效评估血压波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 ABPM中收缩压的波动与斑块密切相关 特别是夜间收缩压的波动是大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 ABPM有效预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 对2008年至2012年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中2,159例从未接受过治疗或停止服用降压药超过2周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最终得以分析的患者共1,047例,研究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及动态血压亚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24小时动态血压升高的标准是24小时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是最重要的预后指标 24小时动态血压 晨峰血压 夜间血压 预测心血管事件 靶器官损伤 ABPM既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又可预测靶器官损伤 评估 疗效 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诊断 疾病 预测 风险 动态血压评估药物疗效 2013 ABPM指南重点指出:动态血压监测评估药物 降压疗效特别有益2 目前,制定降压策略时已关注降低血压波动的机制及病理 除此之外,高血压的管理仍应注重降低平均血压且达标 T/P 比值才是评估降压药物长效的标准 t1/2长,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可以根据 t1/2确定给药时间间隔1 t1/2可以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平衡时血药浓度的峰值时间,以及停药后药物从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1 t1/2不能直接反应药物疗效,它仅是影响血药浓度的一个指标 。 FDA定义的T/P比值是根据降压疗效来评价的,FDA规定,T/P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