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2014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ppt

常见的2014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2014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内科诊疗共识意见 2014年,上海 流行病学 有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为 16.09%,占所有良性胆囊疾病的 74. 68% 。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慢性胆囊炎危险因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 90%~95%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 4.5%~13.0% 。 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囊结石:胆囊管梗阻,胆囊黏膜损伤 细菌感染:逆行感染;部分胆管梗阻是重要原因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囊动力学异常:胆汁淤积 胆囊缺血:重症疾病 其他:病毒、寄生虫感染,饮食因素 诊断与评估 之临床表现 腹痛:最常见,约 84%,呈发作性胆绞痛。 (胆源性)消化不良:常见表现,占 56% 。 右上腹压痛:34% ,大多无阳性体征。 常见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 综合征、胆石性肠梗阻 无症状胆囊结石:将来可出现症状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 最常用、最有价值,可显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结石。Meta 分析其敏感度为 97%,特异度为 95%,准确度为 96%,阳性预测值为 95%。 慢性胆囊炎的超声特点:胆囊壁增厚 (壁厚≥3 mm)、毛糙;如合并胆囊结石,则出现胆囊内强回声及后方声影,若胆囊内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后方无声影时,则常是胆囊内胆汁淤积物的影像。注意将胆固醇结晶与息肉相鉴别,若超声检查时表现为胆囊内不随体位移动的固定强回声且后方不伴声影,多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CT: 1.敏感度为 79%,特异度为 99%,准确度为 89%。 2.良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及可能的结石,并能评估胆囊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3.有助于排除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 。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MRI: 1、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 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2、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可发现超声和 CT 不易检出的胆囊和胆总管的小结石。 诊断与评估 之影像学诊断 肝胆管胆囊收缩素刺激闪烁显像(CCK-HIDA): 1、评估胆囊排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对怀疑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者,阳性表现为胆汁充盈缓慢、喷射指数降低(普通人群喷射指数为 70%,低于 35% 即为低喷射指数),且对注射胆囊收缩素低反应。 2、国内缺乏相关研究结果 。 诊断与评估 之诊断要点 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可伴消化不良症状,体格检查可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3. 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和(或)CCK-HIDA 评估为胆囊低喷射指数 (喷射指数 35%)。 4. 需与急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肝脓肿、急性心肌梗死等可能出现右上腹痛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 1、按是否有症状及并发症进行个体化治疗。 2、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 无症状者的治疗 原则:饮食调整,有症状时可利胆对症治疗,继续观察等。对某些高风险患者可采取预防性胆囊切除。 饮食调整: 1、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 2、定量定时地规律饮食。 无症状者的治疗 利胆治疗: 1、胆石症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的发生,改善胆囊平滑肌收缩性和炎性浸润。 2、阿嗪米特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提高胰酶的活性,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复方阿嗪米特中的胰酶、纤维素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而二甲硅油可促进胃内气体排出,改善腹胀不适症状。因此,复方阿嗪米特在利胆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 3、茴三硫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作用 。 无症状者的治疗 预防性胆囊切除: 1、易患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2、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 3、体质量迅速下降的患者; 4、瓷化”胆囊导致胆囊癌风险增加者。 有症状者的治疗 以控制症状、消除炎性反应为主 。 解痉止痛: 1、硝酸甘油酯 0.6 mg 舌下含服,每 3~4h1 次, 2、阿托品 0.5 mg 肌内注射,每 4h1 次,可同时用异丙嗪 25 mg 肌内注射; 3、哌替啶 50~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