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误-精选(公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李渔生平与创作 李渔,字笠翁,生于江苏如皋,流寓杭州,金陵等地,主要从事戏曲编写和演出。曾带以妻妾为主的戏班游荡江湖,足迹几遍全国。晚年回杭州“买山而隐”。 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喜剧集有《笠翁十种曲》:《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 艺术追求: 创造精湛的喜剧艺术,让观众开心大笑,是李渔一贯的艺术追求,也是他在戏曲史上的贡献。 二、《风筝误》 取材: “家常事”。即韩世勋、戚友先与詹淑娟、詹爱娟姊妹的婚姻故事。通过他们之间荒唐可笑的婚姻故事,揭露和讽刺当时普遍存在的以假乱真,以丑充美的社会现象。 艺术特点: 构思精巧,情节新奇;结构严谨,针线细密,主线突出,不蔓不枝;宾白既通俗又机趣,既生动活泼,又符合人物身份。 艺术特色: 1、寓教于乐,寓庄于谐。 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是喜剧人物,几乎每一场戏都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滑稽逗笑,调弄终场。但在搞笑中又蕴藏着比较严肃的主题。 如所谓“风筝作孽”,引起一场大误会,实际上是因为詹爱娟和韩世勋搞冒名顶替的把戏所造成,从而讥讽了现实生活中弄虚作假、诓骗栽赃等丑恶行径。 且《风筝误》还经常运用诙谐的语言,触及时事。如让纨绔子弟戚友先在《糊鹞》出里唱道:“那诗书庸腐文章,平铺直叙没波澜。照我看来,那十分之中,竟有九分该删”,借题发挥,骂尽腐儒行为、八股文章。又让戚友先在放风筝时唱:“只怕臭诗熏得天公恼,遣天兵,把诗人尽剿,我将那代笔的名儿直报。”又骂尽科举时代请枪代笔的丑恶现象。又让朝廷将士在点卯时说:“只知钱有用,都言武不消;今日闻风怕,明朝俞敌跑”(闻风怕、俞敌跑乃二将校名),嘲弄了封建王朝软弱无力、闻风丧胆、遇敌奔逃的军队。 2、善用误会巧合手法展开矛盾冲突,造成喜剧场景。 东园:梅夫人、詹爱娟 |戚友先 詹烈侯{ }戚补臣 西院:柳夫人、詹淑娟 |韩世勋 戚友先于清明节欲上城楼放风筝,遣童仆拿风筝找异父异母兄弟韩世勋画幅画儿,韩题《偶感》诗于其上。戚放风筝断线,飘到柳氏大院,柳氏要詹淑娟写首和诗于其上。戚生童仆要回风筝,欲交戚生,戚生酣睡,转交韩生。 韩生见和诗,得知詹家次女美艳有才,大喜,撕下和诗,另做一风筝再题一首求爱诗于其上,亦去城楼放飞,待飘到詹家大院,故意拉断,任其飘落。然后亦让书童去讨风筝,不料刮起西风,风筝飞落东大院,被詹爱娟拾到。 詹爱娟早知戚家有个富贵风流子弟,便和乳母设计,约韩生晚上来密会,韩如期而至。詹爱娟以为韩就是风流子弟戚生,在黑暗中焦急等待;而韩亦以为詹爱娟就是和诗的美艳女子,欣喜万分。待乳母持烛前来,照见詹爱娟真容,吓得魂飞魄散,狼狈奔逃,此即著名的《惊丑》一出。 “惊丑”之后,韩世勋草木皆兵,唯恐詹家丑女再来纠缠,便决定立即进京赴试。但原来的误会不仅没有消除,而且又产生了新的误会:爱娟以为韩生就是戚公子,韩生以为爱娟就是淑娟。前一误会发展为《婚闹》等出,后一误会发展为《逼婚》、《诧美》等出。 整个故事皆由误会巧合引发而成。 3、结构严谨,不蔓不枝,穿插埋照,略无遗漏。 明代以来,传奇戏的情节结构多采用双线发展的方法,往往头绪繁多,旁见侧出,结构松散。这种通病,连汤显祖《牡丹亭》也未能避免。而李渔《风筝误》却无一多余的人,无一多余的事。虽然也有主线和副线甚至三线之分,但彼此紧密相连,没有游离的情节。剧中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与主角有关,都与“风筝误”的误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李渔主张“密针线”、“减头绪”,因而十分注意“照应埋伏”,务使全剧没有破绽。《风筝误》中每一个、每一件事以及各人前后所说的话,既有埋伏,又有照应,确实做到了不存漏洞。 如第四出《郊饯》写詹烈侯拜托好友戚补臣为他的两个小女“择两个佳婿”,到第十九出《议婚》写戚补臣为亲儿戚友先和养子韩世勋择妻,议定将詹烈侯长女爱娟娶为戚友先妻,将其次女淑娟娶为韩世勋妻,这对于前面的埋伏做了照应。 谢 谢 观 赏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