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脊柱转移癌.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脊柱转移癌

上海长征骨科医院 贾连顺 脊柱转移性肿瘤现状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原发性恶性肿瘤 检测手段的进步,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 外科干预日益成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脊柱转移性肿瘤流行病学 转移至脊椎恶性肿瘤仅次于肺和肝脏, 居第3位 胸椎为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 40%以上死于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脊椎转移 转移的主要途径为血行,少数为淋巴道 常见脊椎转移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宫颈癌、肾癌、甲状腺癌 肝癌,胃癌、直肠癌等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 脊柱转移癌发生机理 Recklinghausen等(1885)首先提出循环动力学说 脊柱血窦内缓慢流动的血液为血行播散的癌细胞提供了滞留与生长的场所。 Paget等(1989)提出“种子与土壤”学说 转移癌只有在适宜于其生长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而脊柱则提供了这一环境 目前认为两者相互补充 正常脊椎静脉系统为无瓣静脉丛,有交通支与上、下腔静脉联系 脊椎静脉系统内血流缓慢,甚至可停滞或逆流。癌细胞进入大循环容易在脊椎停留 癌细胞进入循环后,可超越肝、肺等脏器或直接从肝、肺肿瘤达到脊椎,形成脊椎转移癌 脊椎骨属于红骨髓,具造血功能,血管丰富,血流速度具有多样性 红骨髓本身特殊的血管显微解剖结构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侵袭转移过程波及多个环节,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疼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 70%病人以脊柱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 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 变为持续性 凡患有恶性肿瘤者, 应高度怀疑脊椎转移 全身症状 原发癌症状和恶液质症状 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 脊柱转移癌临床表现 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疼痛加剧, 可出现截瘫等。 神经压迫症状 常很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根性神经痛、感觉可减退、肌力减弱至瘫痪,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 生化标志物 作用 ①反映骨代谢早期改变的生化标志物 ②与影像学手段如ECT的结合使用 有助于提高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③溶骨性标志物还可用于双磷酸盐 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④骨性标志物的特异性还有待于 进一步临床验证 骨代谢改变骨性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根据原发肿瘤的不同可有一些不同的肿瘤相关标志物 如CEA、PSA、CA199、CA120等 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增快 血红细胞减少,血白细胞计数略升高 血浆蛋白下降,白蛋白与球蛋白倒置 影像学 X线表现 ①大约有30~50%病人出现X线改变以前椎体就有破坏 ②轻微的椎体破坏,X线片不能显示,如果X线片显示椎体有破坏现象,椎体大概已有30%以上被破坏 脊椎转移瘤x线片表现 ①溶骨性型: 典型的X线特征是呈现不规则的不伴有反应性骨形成的溶骨影像。如:直肠癌、结肠癌 椎弓根的破坏95%以上是转移性肿瘤,称为椎弓根阳性 ②成骨型: 主要见于四肢长管骨 ③混合型: 混合型多于成骨型,此型在溶骨性破坏中有时见到少量新生骨,新生骨质极不均匀 前列腺癌 CT及CTM(CT脊髓造影) 优点:可明确骨皮质及小梁的微小破坏,进一步了解转移瘤的范围、部位及邻近组织关系 为手术前作好准备及选择入路切除肿瘤,提供依据 MRI检查 MRI的敏感性可以和同位素骨扫描相媲美了解 从矢状面转移瘤的上界与下界及脊髓压迫情况 为诊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局灶性溶骨性病变在T1加权上表现为低信号 在T2加权上表现为高信号 局灶性硬化病变在T1和T2加权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核素骨扫描(ECT) 检测椎体骨转移灶局部代谢改变时非常敏感,诊断价值较大 核素扫描阳性时,异常骨至少占正常骨的5—10% 应注意到肿瘤侵袭、创伤和感染均可产生反应性新骨形成,在ECT上表现为异常浓聚 常用如锶-85m,锶-87m,锝-99m等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机理 以微量放射性正电子核素注入人体, 正电子核素经过衰减,发出正电子与周围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产生湮没辐射,形成一对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光子,并被探头所探测,经过数字化成像,获得三维图像 PET所用的正电子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或其类似物,如C、N、O、F等,其标记物则多是人体生理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神经介质等 PET特点: 与CT、MRI不同,PET显像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生理或病理变化,是一种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