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曹福余》-精选·课件.ppt

《河蟹养殖技术--曹福余》-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害防治 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致病因素是环境恶化,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外部致病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水温的突变、pH值过高或过低、溶氧不足、硫化氢积累、氨氮污染、药物滥用的不利影响、过多沉积的淤泥对河蟹的致病作用等。生物因素有:水体内致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微囊藻等大量孳生及河蟹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等。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环境、病原体和蟹体三者共同作用,恶劣的水体环境可以导致河蟹的不适、厌食以及整体抗病力的下降,病原体就有机可乘。河蟹本身体质的好坏也决定了蟹病的危害程度,体质弱、抗病能力差的河蟹会先感染并发病。 发病的一般规律为,养殖池塘水质、底质一旦恶化必然引起河蟹黑鳃、烂鳃、肠炎、纤毛虫病的发生,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水肿、腹水等疾病。如果由于投喂不洁饲料引发肠炎病,就会相继发生水肿等疾病。 河蟹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 黑鳃病 病蟹鳃受感染变色,病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外泼“聚维酮碘”或“戊二醛苯扎溴铵”,内服“氟苯尼考”等+“Vc”5-7d,“强效底改”改底,“利生素”+”EM原露”调水。 病害防治 蟹烂肢病和甲壳溃疡病 蟹烂肢病蟹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摄食减少或停食,活动迟缓,最后无法蜕壳而死。该病是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敌害致伤感染病菌所致,步足易断落,群体残蟹较多。蟹甲壳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重的病斑在中间轻戳即可穿洞,有些步足末端溃烂成黑色。对这两种蟹病,若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到蟹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案:外撒“硝安”,内服“氟苯尼考”+“速补多维”。 病害防治 纤毛虫病 主要是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毛状物,活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手摸体表有滑腻感黏液。用显微镜可观察出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绿状藻。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引起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难蜕壳,引起幼体的大量死亡。该病一般会发生在河蟹幼体,也可能发生于养成期。一旦得此病具有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主要是池塘条件受限,放养密度过大,残饵过多,污染严重,水中有机质含量偏高,造成养殖池水极度富营养化,致使纤毛虫及丝状藻大量繁殖孳生,特别是每年的7-9月份高温期,大量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生于蟹体上,严重影响了蟹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案:外泼“纤毛净”杀灭,“利生素”调水,“强效底改”改底。 病害防治 蜕壳不遂症 该病是一种生理性疾病,由于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或生态环境不适而致。此外,蟹受寄生虫感染亦可导致蜕壳困难。该病主要表现在养殖的后期,严重地影响蟹的养殖成活率,损失很大。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病蟹全身变成黑色,蜕出旧壳困难,最终因蜕壳不下而死亡。 防治方案:“解毒护水宝”;“EM”+康钙+Vc。 病害防治 肝坏死病 该病由致病菌及饲料霉变和水质污染并发引起,病蟹肝脏呈灰白色,有的呈黄绿色,严重者肝胰脏糜烂,一般 伴有烂鳃症状。 防治方案:外泼“聚维酮碘”,内服“氟苯尼考”+“肝胆康”+“速补多维”,“强效底改”改底。 换料 病害防治 肠炎病 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及劣质饲料引起。病蟹摄食不振,行动迟缓,打开腹盖,肠道无食,肛门发红,挤压肛门可见黄色黏液流出。 防治方案:加强饲料营养;同时外泼“聚维酮碘”+“抗生素”,内服“氟苯尼考”+“肝胆康”+“速补多维”。 换料 病害防治 水肿病 病原是假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病蟹腹脐及鳃丝水肿以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活动迟钝或不动,拒食,最终在池边浅水处死亡。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率不高,主要是操作不当蟹体受伤导致细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案:外泼“聚维酮碘”。 其它不做一一介绍,… 病害防治 收获 “秋风起,蟹脚痒”,进入9、10月份,河蟹性成熟后,体内渗透压升高,不再适应淡水环境,必定要外逃寻找新的环境,此时河蟹已不适合继续养殖,过期捕捞会有少量河蟹死亡,容易造成不必要损失。 收获 常用捕捞手段有,地笼网。 也可在晚间趁大批蟹上滩岸活动之机,用手捉即可。 当大部分蟹捕捞上市后,剩余的河蟹采取干塘捕捞,用抄网捕并及时用清水洗净。 谢谢 * 河蟹养殖技术交流 曹福余 QQ:181941940 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无锡普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4.09.01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