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 同济大学医学院 主要内容 什么是医学模式 四种不同的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对医学目的的新认识 新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医学教育如何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 什么是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逻辑理论。后引入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手段。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人类在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以及与疾病抗争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是对人类健康观和疾病观点的一种哲学概括,是认识和解决医学和健康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用直观的自然因素说明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展。把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直接联系起来。利用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解释健康和疾病。 生物医学 (biomedical) 模式 时间----文艺复兴时代起至21世纪? 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物科学的进步,从实验医学建立起来的医学发展模式。 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生物和机体,包括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及异常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研究的主线和着眼点是人体的生物性。 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论观点 心身二元论:躯体和精神分工不同 还原论:每一个疾病都可以找到特定的位置和原因 生物医学模式的成就与缺陷 生物医学模式从其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细节、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它曾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立下了丰功伟绩。只几十年的工夫,就使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20世纪以来,由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医学的渗透,心因性和社会因素性的疾病显著增加,日前暴露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生物医学模式强调了人的生物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健康转型时期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二、疾病谱的变化 三、传染病的新威胁 四、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困惑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为什么说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 我国卫生资源及健康指标的国际比较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我国不同疾病死亡率(1/10万)及构成(%)变化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人数的变化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传染病的新威胁 古老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白色瘟疫”结核病“死灰复燃” 主要原因:多重耐药菌株增加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 全球每天有16000人感染艾滋病,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到1400万 超级细菌是一切耐药菌的统称--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DM-1(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 由于“百药不侵”, 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 。超级细菌的治疗和预防问题已成为各国科学家重点攻坚的问题。 现代医学遭遇的困境 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的困惑 试管婴儿的血缘认定:打乱了传统血缘关系、家庭伦理观念 。罗伯特·爱德华兹 (Robert G. Edwards),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乐死的合法性:对患者的同情和人道主义?还是故意杀人罪?中国安乐死第一案 ----陕西王明成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对健康观和医学目的的新认识 一、健康观的改变 “健康(health)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Well- 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健康的必要条件: 机体无器质性疾病或\和功能异常。 心理状态良好。 社会适应性良好,无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对健康观和医学目的的新认识 二、医学目的的新认识 治疗疾病,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 预防疾病; 减少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健康。 特征: 以促进群体健康为主要目标; 是减少疾病,预防疾病,而不是消灭疾病; 视死亡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提供临终关怀; 重视生命质量,而不单纯追求寿命的延长。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有利于对人类的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