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河南粮食作物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pdf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 o. 1, 1996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及结构变化 马雪芹 河南古为豫州,地处天下之中,地形多样,气 温和,适宜多种 粮食作物的生长。 明清两代本省粮食作物的嬗变兴替具有承前启 后的时代特征。因而搞清楚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的布局情况,对发展 现代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麦类 麦类包括小麦、大麦、荞麦等几种,其中最重要者为小麦。 小麦古称“来”,是隔年生农作物,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耐 低温和耐旱能力,是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粮,素有“麦类之长”的美 誉。 河南的自然条件很适宜冬小麦的生态要求,其南北兼有的气 特征使小麦越冬期既不易受冻害,又不致因冬温过高造成分蘖 过多而影响质量, 因而是全国冬小麦生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小麦在河南久有栽培,唐宋以后,地位日益提高。唐代河南作 为陪都洛阳所在地,是李唐王朝经常就食的地方,面粉即为当时主 食。宋代,有关河南小麦的记载屡见不鲜,如苏轼《栾城集》多次提 到小麦的播种、收获问题。 《金史·张开传》云“河南之地最宜麦”。 ·169· 元代王祯《农书·谷属·大小麦》中亦说: “夫大小麦,北方所种极 多。”这些都清楚地表明, 明代以前,小麦在河南的种植已经比较普 遍了。 到了明代,小麦在本省的种植量已占到农民所种粮食的一 ① 半 。《明史·五行志》中关于冰雹伤麦的记载也很多。如永乐十二 年四月,河南一州八县雨雹“杀麦”;嘉靖十四年四月,开封、彰德雨 雹“杀麦”;万历二十八年六月,河南冰雹“伤麦”等等。可见,这时的 小麦种植不仅普遍而且已经引人注目了。 豫北的新乡、长垣、内黄 ② 等县到处种植小麦 安阳洹水流域,均为河淤之地,适宜种植小 ③ 麦 。豫东平原地势平坦,是“遍宜麦”之地,该区的兰阳县,嘉靖时 ④ 农作物中小麦已居首位 。麦亦成了文人吟咏唱和中的重要素材, ⑤ “麦苗短短榆钱小”,“麦垅何青青”,“含浦麻麦乐林泉”等 。其时 ⑥ 小麦品种除白麦、红麦外,又有红杆、铁杆、光头、条儿 ,黑芒麦、 ⑦ 黄皮麦、火麦、禾广麦等 ,类难悉举。 豫西区的偃师,小麦在农作物 ⑧ ⑨ 中名列第三 ,鲁山县的小麦生产亦占一定地位 。南阳地区汉代 为水稻种植区, 其后水利湮塞,渐以旱作为主。 到了明代, 因小麦 “含粉质极强, 养分极多”, 成为中上人家重要食品,受到极大重 10 11 视 。邓州嘉靖时小麦已成为农产品之大宗 。豫南地区的固始县 ① 宋应星《天工开物·麦总论》。 ② 正德《新乡县志》卷二《土产》。嘉靖《长垣县志》卷二《土产》。嘉靖《内 黄县志》卷二《物产》。 ③ 《天下郡国利病书·河南》。 ④ 嘉靖《兰阳县志》卷二《田赋志》。 ⑤ 杨慎《渡黄河》、沈荃《登广武山》,方咸亨《汜水东郊口号》,皆见民国 《汜水县志》卷一二《艺文下》。 ⑥ 嘉靖《鄢陵县志》卷二《田赋志·土产》。 ⑦ 正统《临颖县志》卷四《田赋志·土产》。 ⑧ 弘治《偃师县志》卷五《土产》。 ⑨ 嘉靖《鲁山县志》卷二《田赋志·物产》。 10嘉靖《南阳府志》卷三《土产》。 11嘉靖《邓州志》卷二○《赋役志·物产》。 ·1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