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艰辛路.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个世纪艰辛路

半个世纪艰辛路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久前常熟翁氏藏书整体转让给上海图书馆,都堪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这批20世纪40年代为避战火流落美国的珍贵典籍,是目前已知清代以来流存海外的最后一批最重要的古籍善本。80种542册藏书中包括了11种156册宋本,不少已秘藏150年以上,其珍贵的学术文献价值、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已无法用文字形容。   而翁氏藏书的入藏上图不仅意味着传承近150年之久,世守六代的翁氏藏中国古籍善本书的结束,而且作为清末以来中国最后一座藏书楼的遗产,为清代以来藏书楼画上句号,成为中国古代近代私家图书馆藏书历史的终结。   记得1955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在主持完成购回陈澄中藏书后曾说,善本图书的收集工作,除了存于台湾及美国者,可以告一段落了。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善本书已于20世纪60年代转至台湾;45年后的今天,存于美国民间的最重要的一批中国善本书―翁氏藏书又成功地回到祖国内地。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标志着我国在海外搜集成批私藏善本书告一段落。      一个半世纪隐迹匿踪  翁氏藏书无人知晓      常熟历来是文献之邦,明清之际藏书楼林立。不论是科举入仕远走他乡,还是乡梓文人莫不热衷藏书之好。五百年间,藏书家辈出,代不乏人。翁氏藏书即起源于常熟翁氏的十四孙翁心存(1791~1862年),历经六世,其中最重要者为翁心存之子翁同飨(1830~1904年)。   翁同飨是晚清政坛上名盛一时的煊赫人物,维新派的支持者,历任清代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并先后担任同治帝和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飨居官朝中,经常在北京厂肆走动,觅寻珍籍。清末时值战乱,公私藏书多有散出,翁氏则购聚之,其中宋刻《集韵》等翁氏现存藏书的主要部分均为此时购入。   光绪年间,翁相国支持维新,推荐康有为、梁启超等,草拟《明定国是诏》,触怒西太后,于1898年被革职回乡。次年,他的侄孙翁斌将叔祖寄存京寓的书籍字画,收藏的文件档册、文字手迹等,一部分移存天津,多数为版本好的藏书,一部分运回常熟,多数为翁同飨的日常读世。   翁同飨一生未育子女,他这一支的继嗣也是继而折,折而继,令人扼腕。翁同爵的幼子曾翰过继给翁同飨为嗣子后早逝,所遗一子安孙,体弱多病,也不幸早夭。后又拟斌孙次子翁之廉为安孙后,之廉为万戈的伯父。之廉又无后,只得以之熹的儿子兴庆承嗣,更名为万戈。   翁氏藏书从翁同飨的父亲翁心存开始,中经同书、同爵、同飨等递传六代。由于他们两代状元及第以及“帝师世家”的地位,藏书水准为其他藏书家所无法企及。常熟翁氏采衣堂与铁琴铜剑楼、天一阁等并列为“晚清十名家”之一;又曾与德州徐氏、湘潭袁氏等同称为“清末九大藏书”。但翁氏藏书代代传承中,虽怀连城之璧而秘不示人。有些藏书,如宋刻《集韵》,自清初以后200余年间,无人知其下落;宋刻本《会昌一品制集》乾嘉之后,150年来人莫知晓之。加之翁同飨一脉子嗣不旺,承继繁复,令外人眼花缭乱,寻找其传承脉络难上加难。早在光绪年间,日本人岛田翰在中国觅书,在其著录的《宋楼源流考》中,即称翁氏藏书不知去向。版本学家多方寻找,也未有信息。至民国初年,翁氏藏书甚至已无人知其下落,近百年来寂然无闻,以致于有人得出了翁氏藏书“今日无尺牍片纸矣”的结论。      80年代重显于世  珍藏秘籍举世瞩目      直到本世纪80年代,翁氏藏书之谜才渐渐揭开。   1985年,翁氏藏书突然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籍善本展览上露面,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震惊。当时正在美国参观这个展览的我国一些著名学者欣喜万分,在对每本书作了详细记录后,得知这批古籍是从翁同飨的五世孙翁万戈处借出。   这才知道,当年翁相国被贬回乡后,运回常熟的翁氏藏书早已散落为民间收藏。而留于天津的除翁同飨的那部分藏书经五代归翁万戈所继承外,其胞兄翁同书从家父翁心存处继承的那部分藏书,经四世守藏,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由翁同书四世孙翁之熹捐献给北京图书馆。1947年夏在美国留学的翁万戈回国,时值华北战局趋紧,遂将寄存于天津的翁心 存、翁同飨父子所藏文物精华,交由开滦矿务局的一艘运煤船,从天津紧急运抵上海,再转运至美国。这批典藏六代的珍贵古籍得到妥善保存,未曾散佚。   是年,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等赴美鉴定中国书画,应翁万戈之邀,赴翁氏莱溪居小住,鉴定翁氏所藏中国书画60余件,对其所藏孤本秘籍也略略作观。其后,著名古建专家傅熹年在考察了各图书馆所藏的中国古籍善本后,认定莱溪居的翁氏藏书“其在版本学上的价值,实在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哈佛燕京图书馆在内的美国各馆所藏中国宋元刊本之上。”傅熹年是傅增湘的后人,精于版本之学,他的高度评价更引起国内外学人对于翁氏藏书的浓厚兴趣。文物出版社立即用翁氏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