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培训

刮痧 小针刀治疗 手术适应症 大多数颈椎病通过保守治疗,症状都可得到明显缓解,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患者多是通过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出现肢体无力、顽固性疼痛,或走路不稳,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经颈椎MRI及肌电图诊断明确的患者。 手术不是治疗颈椎病最好的方式,手术是迫不得已的解决手段! 颈椎病与睡姿 仰卧位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0~15cm。这样,枕头的支点与颈背部弧度相适应,才能衬托颈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状态。 侧卧位时,仍应将头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央处,整个枕头的高度,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 颈椎操 1双手擦颈:先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10次后开始捏后颈,然后换右手,有助于颈部肌肉放松。做2个8拍; 2 左顾右盼:头向左侧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2个8拍; 3 前后点头:把颈尽量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2个8拍; 4 旋肩舒颈:双手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10次,在有前向后旋转10次;做2组; 5 颈项争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3秒钟,再换左右手;做2个8拍; 6 摇头晃脑:左右,前后,360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 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 8 仰头望掌: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 9 放眼观景: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闭上眼睛,手掌搓热,覆盖在眼上5秒;睁开眼睛看向远方(绿色树木); 10 按压合谷穴:对于久坐引起的眼睛疲劳,头痛等症有效。 谢 谢 颈椎病 绵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周祖刚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结合症候群。 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率为20%,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发病因素 年龄因素 慢性劳损 外伤 咽喉部炎症 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代谢因素 精神因素 颈椎骨有七块,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部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椎孔相连成一管,称为椎管,容纳脊髓和神经根及其被膜。 颈椎生理曲线,正常值是12±5mm。 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左右侧屈各为45°,左右旋转各为75°。 血管 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左右各发出一支,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后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椎侧块有一个迂曲,然后进入大脑汇合成基底动脉,主要支配大脑后1/3与小脑。 颈椎的连结 椎体借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结。 前、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方。 椎板之间有黄韧带连结 椎间盘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纤维环: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前部稍宽,质坚韧。 髓核:柔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位于中央稍偏后。 作用:连接;缓冲 肌肉 椎间孔 钩椎关节增生时易刺激神经根 椎间隙变窄时,椎间孔上下径亦变小。 横突孔 颈椎的横突部有横突孔,其中有颈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 椎骨活动时,横突孔壁能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受到牵拉或挤压。 脊髓、颈脊神经根 颈3-胸2为颈膨大,C6最粗。 脊髓内出现病变时,首先出现上肢症状,然后出现下肢神经功能障碍; 分 型 颈型(落枕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 、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 -下肢无力,步态笨拙 (踩棉花感) 混合型 -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 年轻人--曲度变直、颈椎失稳 --多表现为颈型颈椎病 中年人--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相关神经、血管--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为主 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 --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为常见表现且严重,容易复发; 检查 X线检查 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 TCCD 肌电图 正侧位片了解颈椎曲度和椎体错位情况 动力位片(即过屈过伸位)是了解颈椎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斜位片判定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