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umexpert.PDF

2016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umexpert.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umexpert

2016 中国—东盟:跨文化传 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 年 10 月 8 日至 9 日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吉 隆坡 马来西亚 目录 宋代《赤壁赋》的 “自媒体”与 “多媒体”传播 4 唐诗 “绝唱”刍议 18 白居易的文学传播意识与其作品传播之关系 32 「消夜」知多少? 40 中国古代诗僧书写传统与竺摩法师诗歌创作探析 47 沈德潜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接受与重构 53 传承与发扬:林连玉诗的人文精神 66 新加坡福建(闽南)社群的宗族想象与建构 72 一份期刊与一场文化运动风暴 81 国际视野与本土能力 86 —— “世界华文文学”、 “华语语系文学”与 “本土批评” 86 姚鹓雏新加坡文学活动考述 92 ————以《国民日报》为载体 92 文化的参照与反思 103 ——读马特尔《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 103 浅谈少林文化的发展及跨文化传播 113 中国岳茶文化的传播 119 周邦彦词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126 中日韓的科舉與辭賦 137 CHINESE 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 146 DISSEMINATION AND CONTINUATION* 146 晚清《檳城新報》中的戲曲演出與多樣式現代娛樂現象 168 汤显祖《牡丹亭》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183 以 “雅”化 “花” 192 宗主国的外交文学 198 《英吉利语略》语言研究 207 明人文集传播观念三题 216 明清通俗小说 226 论宋代时文之传播 236 2 中国藏传佛教文明还能回播至马来社会吗? 241 赵孟頫书法文献在清代的整理与传播 248 西方生态哲人视野下的庄子思想景观 254 名著推荐与课堂阅读教学设计 260 再華化與儒家經典教育 272 民國詞學教育與民國詞的創作和傳播 279 论《茶馆》在国外演出的接受 290 论孟京辉及其戏剧作品的国外接受 296 3 790 提供了解决古代人与自然对立的方法。” 西方文化强调天人相分,二元对立,张扬人类对自然的征 服,凸显人类中心主义;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主客互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张扬万物平等 主义。面对西方哲学与道教哲学的不同,美国哲学家安乐哲进行了方法论的反思。他认为二者的不同在 于逻辑秩序和美学秩序、二元论与极性论的区别。西方哲学强调因果联系,二元对立,道教哲学强调关 联思维,整体联系。安乐哲认为道教范畴的互相依赖的极性论排除了西方的二元对立,通过创造性转 换,使道家的思想适合西方传统,以此可作为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91 。尽管安乐哲的反思难免带 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但他这种借用他者、反观自身的积极努力和建构显而易见,为寻找中西对话提供 了一种新的路径。西方生态学者面对庄子之时,一方面要强化中国立场,在中国内部研究中国,不断拓 展庄子生态资源的深度与广度,以便修正西方的传统。另一方面,还要破解庄子生态思想的乌托邦色 彩,要经过科学的洗礼,注入理性的血液,将其落实到技术、制度和道德自我修炼的实际行动之中。只 有通过这种求同存异、理解沟通,庄子的生态智慧才更具有普世伦理价值。 名著推荐与课堂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