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课件-考研复试).ppt

细菌(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课件-考研复试).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菌毛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四)芽胞(spore) 细菌芽胞的各种类型 芽胞染色 破伤风梭菌 枯草杆菌 细菌芽胞结构示意图 (1)芽胞定义,(2)组成 (1) 定义:?? (2) 结构与组成 a. 芽孢外壁:主要含脂蛋白,通透性差。 b. 芽孢壳(衣):主要含疏水性蛋白,抗酶解、抗药物,多价阳离子不易透过。 c. 皮层:主要含芽孢肽聚糖及DPA—Ca,体积大,渗透压高。 d. ? 核心 芽孢壁:含肽聚糖,可发展成新的细胞壁 芽孢膜:含磷脂、Pro,可发展成新的细胞膜 芽孢质:含芽孢质:含DPA-Ca、核糖体、RNA和酶类 ? 核区:含DNA ? (3)芽胞的功能及其他 a. 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细菌的休眠方式。芽孢在普通条件下可保存几年至几十年的生活力。 b. 细菌鉴别分类依据之一。 c. 可作为灭菌指标。 d. 苏云金孢孢杆菌伴孢晶体(多肽类),对某些昆虫具毒害作用,可用于生物农药。 (4)? 芽孢的形成过程 产芽孢的细菌当某环境中营养缺乏及有害代谢产物累积时,即开始形成芽孢,可分为: a. 束状染色质形成 b. cell membrane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子体积部分为前芽孢 c. 前芽孢形成双层隔壁 d. 在两隔壁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累积Ca2+ e. 芽孢衣合成 f. 皮层合成,芽孢成熟 g. 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 图示细菌芽孢的形成过程 细菌芽胞形成时,细菌染色体首先发生构型变化,两条染色体凝集成束状,通过中介体与细胞膜相连;细胞质膜藉中介体内陷、延伸,形成双层膜,构成芽胞的横隔壁,将核质与一部分细胞质包围,形成细胞不对称分裂,从而形成小体积部分的前芽胞(forespore);前芽胞合成DPA并累积钙离子,堆积成皮层, 并以外膜包围;再在外膜的外面形成芽胞壳和芽胞外壁。 芽胞的抗性强 (5)? 芽孢的萌发 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营养状态的细胞,可分为活化、出芽和生长三个阶段。 (6)? 芽孢抗性强的原因 a. 含2,6-吡啶二羧酸钙(DPA),在芽孢中以钙盐形式存在,增加其耐热性; b. 水量少,且绝大部分为结合水,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 c. 具有多层膜结构,通透性低,含脂类多; d. 含有耐热性酶。 第三节 细菌的繁殖(动画演示) 一、细菌的繁殖方式 1、主要繁殖方式 (1)二分裂/裂殖(同型裂殖,异型裂殖) (2)过程 ??? 染色体复制—(细胞质膜)横隔/壁的形成同时染色体分裂— 子细胞分裂(成二相等子代细胞) 2、其它分裂方式 (1)不等二分裂,如柄细菌; (2)出芽,如细微菌; (3)多分裂,如蛭弧菌(唯一寄生别的细菌的细菌); (4)“有性方式”:“接合”。 二、细菌菌落特征 1、菌落(定义)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菌生长形成的集落(纯培养物,colony)。 2、细菌菌落特征 大小、形状、光泽、颜色、硬度、透明度等。 细菌的菌落特征示意图 细菌菌落图片 三、细菌的培养特征 1、固体培养基--菌落 2、液体培养基--均匀生长、表面生长、沉淀生长 3、半固体培养基--扩散生长、延穿刺线生长 细菌的培养图片—平板、斜面 Typical Colonies of N.gonorrheae on Thayer-Martin Medium 细菌的培养图片—液体培养 沉淀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表面生长 细菌生长曲线 第四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1、抗生素:多黏菌素、杆菌肽等; 2、维生素:B2、B12、VC等; 3、AA:Gly、Lys; 4、酶与酶抑制剂 ● α-淀粉酶—枯草杆菌(液化淀粉,助消化) ● 链激酶—链球菌(除血栓) ● 凝血酶—止血 ● 门冬酰氨酶—细菌(白血病) 5、甾体化合物—微生物转化 6、菌体制剂 7、有机酸溶媒发酵 8、工程菌 二、细菌的致病性-1 1、致病性/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 引起人体或动物疾病的细菌。 2、致病菌的致病作用取决于 ?(1)细菌的毒力 ??? 侵袭力—表面结构(菌毛、荚膜)、侵袭性酶类 ??? 毒? 素—外毒素、内毒素 ??? 其中侵袭性酶类包括: a.?透明质酸酶水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 b.?链激酶激活血浆中纤维蛋白酶原,溶解凝血成分; c.??胶原酶水解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 d.?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酶:破坏膜表面的SigA,有利于菌的黏附扩散。 二、细菌的致病性-2 (2)细菌的入侵数量 致病性越强,致病所需菌量越少。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