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社会治安现状透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岚皋县社会治安现状透析 2001年4月,根据全国社会治安严峻形势,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岚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和落实。全县政法机关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通力协作,积极参战,应该肯定地说,两年“严打”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从我院统计报表看,2001年元至今,共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298件376人,由此可见,诱发犯罪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社会治安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恶性犯罪比较突出。2001年4月上旬的“八天四案”现象之后,次年2月7日至27日,又连续4个星期六发生故意杀人、伤害(致死)恶性犯罪案件,群众称其为“黑色星期六”。从2001年至今,我院共受理暴力犯罪案件65件72人,其中:杀人34件38人、故意伤害31件34人,其中伤害致死14件14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恶性暴力犯罪案件累发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 2、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发案频率高。2001年至今,我院共审查逮捕盗窃、诈骗、抢夺等影响群众安全的犯罪案件90件137人。其中盗窃摩托车案件在当地形成了人人自危,居高不发的态势,从每年惯例分析,每年下半年,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案件高发的季节,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3、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从统计情况看,2001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占18.1%,2002年占20.1%,2003年达33.3%,2004年虽下降至25.6%,但月2005年至2008年,每年青少年犯罪比例都在25%左右,远远超过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4、社会消极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脆弱,社会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农民负担沉重,公众情绪不稳;干群关系、警民关系一般化;麻将馆、美容厅等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不规范,赌博、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等等,成为诱发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厌恶打官司,不愿意通过司法手段解决纷争,导致大量的矛盾纠纷集结在民间,成为社会治安的潜在隐患。 二、制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 1、基层组织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重打击、轻预防,工作上存在断档现象。历年来,岚皋县委、县政府都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但各乡镇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等问题。部分乡镇干部在潜意识里对社会稳定工作存在两种误解:一是认为抓社会治安、保社会稳定是政法机关的事,与乡镇无关;二是认为只要所辖区域内无恐怖分子活动,无“邪教”组织出现,无群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就实现了社会稳定的目标,把抓社会稳定工作与抓社会治安工作割裂开来,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基层治保、调解组织有的瘫痪,有的形同虚设,职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导致了诸如家庭矛盾、邻居纠葛、土地山林纠纷无人问、无人管,使部分矛盾不断演化升级。如:2004年2月7日发生的余自兴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属村民小组长,平时无恶不作,横行乡里,基层政府不但未作调整,而且很少过问,姑息养奸,酿成了惨案。2004年2月14日发生的李寿前故意伤害(致死)案和2月27日发生的陈延祥故意杀人案,李犯与其兄李寿明、陈犯与其兄陈延刚均积怨已久,群众早有耳闻,基层政府、司法所、综治办、治保调解组织无人过问,导致了两起恶性案件的发生。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社会治安防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基层人民政府,责无旁贷。 2、信息不畅、机制不全、措施不力,形成了上下级政府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脱节。民间存在大量的矛盾纠纷,由于平时无人问津,更无人统计上报,上级党委、政府不知道。按照现行管理体制,民间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由基层司法所承担。因为受人力、财力和交通工具的制约,司法所难当重任。调处收费是人民群众不愿意接受的,而司法工作人员受利益驱使,乐意担当诉讼代理人,不愿做“劳无所获”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基层治保、调解组织虽然具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职责,但由于大多数工作人员属兼职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没有专项报酬,不愿从事无偿劳动,有的虽然定有奖惩措施,但大多数没有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之所以发生纠纷之后无人管,关键原因即在于此。 3、法制宣传工作不力,社会教育弱化。多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和支持法制宣传工作,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和社会各界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经济发展上,法制宣传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职能部门工作流于形式,法制宣传停留于板报和宣传单,法制教育仅存在于干部队伍中,没有深入到农村、社区和人民群众中去,社会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所弱化。应试教育为广大青少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了保障,但是,学校却放松了道德和法制思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