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的工程监理的技术标.doc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目 录 TOC \o 1-3 \n \p \h \z \u HYPERLINK \l _Toc434481174 一、工程概况、工程特点、管廊工程发展历史与编制依据 HYPERLINK \l _Toc434481175 二、本工程重点、难点剖析 三、 HYPERLINK \l _Toc326668906 监理控制目标、监理工作范围、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HYPERLINK \l _Toc434481176 四、监理服务内容综合说明 HYPERLINK \l _Toc434481281 五、监理工作制度 HYPERLINK \l _Toc434481299 六、质量控制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0 七、投资控制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1 八、进度控制 九、合同、信息管理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2 十、现场协调制度、方法及措施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3 十一、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4 十二、用于本工程的监理设备及后勤保障 HYPERLINK \l _Toc434481305 十三、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概况、工程特点、管廊工程发展历史与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2015年**县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建设大街(城西二路至城西五路段)施工监理 二、建设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建设地点:**县中心城区内(建设大街内城西二路至城西五路段) 四、建设规模:综合管廊主要收纳管线的给水、供热、电力、通信的工程施工监理。附属设施包含消防,供电,照明,监控,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系统及控制中心等的工程。 五、资金来源:自筹,银行贷款,专项建设债券。 六、监理工作范围:**县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建设大街(城西二路至城西五路段)施工阶段监理。 七、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标准等。 八、监理服务期:监理委托合同生效起至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缺陷责任期满止。 (二)、工程特点: 本工程位于**县中心城区建设大街上,延城西二路至城西五路段全长1.06km。包含综合管廊施工以及附属设施施工,综合管廊内主要收纳给水、供热、电力、通信管线。附属设施包含消防,供电,照明,监控,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系统及控制中心等的工程。 本工程综合管廊布置于道路一侧人行道下,标准断面覆土2.2-2.5米。采用现浇混凝土管廊结构,全程采用方形双舱结构设计。将给水、通信管线融于一舱,电力、供热管线融于一舱。 本工程附属设施具体设置如下: 一、消防系统 防火分区最大间距为200m,设置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阻火包。 承重结构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低于3.0h。 二、供电系统:消防设备、监控设备、应急照明按二级负荷、其余按三级负荷。 三、照明系统:正常照明与应急照明。 四、监控与报警系统:保证能准确、及时地探测管廊内火情、有害气体、空气含氧量、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并及时上传至监控中心。 五、通风系统:采用自然与机械相结合通风方式。 六、排水系统:设置为自动排水系统。 (三)、管廊工程发展历史 一、国外发展 在发达国家,管廊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一]、法国 早在1833年,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开始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如今 HYPERLINK /subview/11269/5044037.htm \t _blank 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 公里、系统较为完善的共同沟网络。 此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建设地下共同沟。 [二]、日本 1926年,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到1992年,日本已经拥有共同沟长度约310 公里,而且在不断增长过程中。 建设供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市政管线集中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日本称“共同沟”),已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之一。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首都东京市政机构就在市中心九段地区的干线道路下,将电力、电话、供水和煤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形成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此后,1963年制定的《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国土交通省下属的东京国道事务所负责东京地区主干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次干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则由东京都建设局负责。 在东京的主城区还有日本桥、银座、上北泽、三田等地下综合管廊,经过了多年的共同开发建设,很多地下综合管廊已经联成网络。东京国道事务所公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