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饰文化收集1.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服饰文化收集1

辽、金、元????????? 这一时期从公元907年至1368年。位于北方的辽、金、元三政权先后与两宋并存,到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定国号元,1279年元灭南宋,建立统一的元王朝,各民族间的关系进一步融合。 ???? 辽、金、元这先后不同时期的政权,分别是以契丹、女真、蒙古这三个少数民族执掌的政权。其基本生活范围,在中国的北方。这三个朝代的民风民俗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承袭了前代的习俗,又各具民族特色。 ???? 辽的男子发式别具一格,按其契丹族习俗,多梳髡发。据史载此发式早在前年前就为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所采用。妇女发式则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双髻、螺髻等,但有少数披发者,额头处以巾带结扎,谓之帕巾。另有一种佛妆,是用金色或黄色粉沫涂在脸面上,又称为黄妆。 ???? 金代男子,好以辫发为时尚之式,男辫垂肩,女辫盘髻,这是男女辫发的不同特点。 ???? 元代虽与金代同好辫发,但辫发样式则大相径庭,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梳理成一种名为“婆焦”的发式。这种发式,我们在现存的众多元代人物画像中均可见到。 ???? 髡发:其发式梳理,先将头顶部分毛发全部剃光,在二鬓或前额部位留下少量头发。还有在前额保留一排短发,耳边的鬓发则自然披散。更有将二边头发梳理成各种随意的发式,作自然下垂状。髡发式样目前从《契丹狩猎图》等古代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另外从辽代的一部分壁画中也能见到这方面的描绘。 ???? 婆焦:其样式如同汉族儿童梳理的三搭头发式。梳理方法,先将头顶正中处用剃刀修成二道交叉线,并将后脑一部分头发全部剃去,前额保留一小撮短发自然下垂,左右二侧头发分别结成对称的辫子,环绕于耳后,下垂至肩即成。 ? 元代女子的男式发型 元蒙古族髡发 四种典型的髡发式 元代孩童扎巾发式 宋 ???????? 唐灭后,经历了五代十国,至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恢复了中国的统一。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封建经济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纺织、造纸、印刷都是当时十分兴盛的产业。此后由于国内矛盾的激化,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北方女真族乘机征服北宋,自此中国又分裂成宋、金二个对立的政权,历经320年,至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 ???? 宋代妇女发式多承晚唐五代遗风,亦以高髻为尚。在福州南宋黄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实物,此种高髻大多掺有从他人头上剪下来的头发,加添进自己的髻发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头发编结成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需要时直接戴在头上。其使用方法类似于今日的头套。时为“特髻冠子”或“假髻”。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可供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场合选择使用。由于假髻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普及,因此在一些大都市,已经设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假髻的铺子。 ???? 除此之外,宋代发式仍可谓丰富多彩,无奇不有,亦颇具特性。 ???? 朝天髻:是富有时代性的一种高髻。《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见到此种发髻的典型式样。其做法: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另还须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方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 包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彩塑中,我们还能见到一种别具时代特色的发式——包髻。《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戴冠子,黄包髻。它的制法是在发式造型已经定型以后,再将绢、帛一类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种发式的特征在于绢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将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装饰于发髻造型之上,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新颖发式。 ???? 双蟠髻不:又名“龙蕊髻”。髻心特大,有双根扎以彩色之缯。宋代得此髻名,苏轼词有“绀绾双蟠髻”句。我们在宋人所绘《半闲秋兴图》中可以见到双蟠髻。 ???? 三髻丫:将髻发分成三髻至头顶,或梳理三鬟亦可。范石湖歌:“白头老媪0.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宋李嵩《听阮图》中有所髻式。 ???? 面饰:宋承前代遗风,好在额头和脸颊粘贴花钿。这是一种用极薄的金属片和彩色纸做成的小花、小鸟、小鸭等花样。用通常粘合羽箭的胶水粘贴。因用此胶来粘贴花钿,只须用口呵嘘就能溶解贴用,故得名为“呵胶”。以后又有用黑光纸作团靥妆饰面部。还有一种“鱼媚子”是用鱼腮中的小骨来做妆饰物的。《宋徽宗宫词》所述“寿阳落梅妆”则更为传奇,引以为时髦,以至相互仿效。 ? 宋代宫女朝天髻发式(山西晋祠彩塑)宋代宫女高髻发式,并扎巾及金花钿饰品(山西晋祠彩塑) 宋代女子髻发戴高冠(河南偃师沟砖刻)西夏女子髻发式,戴金花冠插步摇 宋代女子髻发式 宋代女子低髻发式宋代女子双蟠髻发式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