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1

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 桃源县实验小学:文丽群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改革注定首当其冲,作为课改一线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就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要做到的。 必须顺应课改的历史潮流。 步入21世纪,随着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经济迅猛发展,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的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转型期社会需要转型性人才,转型性人才需要转型性教育。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程改革是实在必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作为教育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必须顺应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并积极投身于其中。 必须把握课改的正确方向 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并不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㈠、专家团队不能迷失方向。新课改以来,若干的专家团队如雨后竹笋都“冒”了出来,都出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唯恐自己的观念不新,动作力度不大,但方向不正确,影响的将是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孩子们,甚至一代人。习主席在北师大曾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但有多少所谓专家团队研制的教材,把中国的古代经典从教材中一删再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习主席讲话后,很多教材纷纷表示准备明年增加古诗文和“中国化”元素。这只是课改中的冰山一隅,很多问题不能总等着国家领导人发话,这就要求专家团队的“指挥捧”绝对不能出现方向性错误。 ㈡、教师要少走弯路。在接受一些新课改的观念后,有些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放任自流,自认为课堂热闹了,花样搞多了就是课改了。其实不然,新课改中教师是执行者,要能去伪存真,辩证地领会课改精神,少走一些弯路。 1、鼓励孩子,但不能缺乏适当引导。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为迎合新课改精神,夸奖学生十分普遍,如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了不起了”、“你正是天才”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简单的问题,也给予“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鼓励教育,确让学生雾里看花,失去了自我,对自己不能够正确评价。这种缺乏指导性的表扬,学生们都听腻了,也难起到激励作用。 “表扬不能让孩子迷失‘最佳答案’”,新课改鼓励孩子自主思考,不等于老师不作引导,教育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在教学中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评价要切合孩子的实际,迎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 2、提倡合作,但不能缺乏独立思考。新课改后,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变了:由一行行、一列列变成了一圈圈、一堆堆。一看就明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合作学习,但是也有误区:孩子们更乐于参加热闹的合作,课堂上孩子们高高兴兴,争得面红耳赤。在老师的示意下,孩子们停下来,课堂回复了平静。但喧闹的背后,少了冷静的自我思考。 “合作不能让孩子们回避独立思考”,应该给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课堂“留白”,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才会渐渐提高,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表达也才会有独特的见解。 必须适应课改的实际需要 马云鹏先生说过:“一般在课程实施的早期,学校教师对课程实施方案有一个熟悉过程。教师要了解改革的理念,熟悉具体方法,理解和认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造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施方案。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实现。”所以,现阶段的课改充其量只是旧教法、旧学法向新教法、新学法的过渡时期,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要逐步改进教学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渠道,多层次地来推动课改。而具体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情况是不一致的,学校间有软硬件的差别,乡村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软硬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也迥然不同,学生的个体不同,认知面不同,性格习惯、学风班风迥异;而教师面对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每天授课内容不同,师生的知识面都在不断增长,用昨天的老办法教今天的学生,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总之,新课改的号角已吹响,“冲锋陷阵”或许要多吃苦头,但“消极待命”注定是要被淘汰的。让我们一起做“冲锋陷阵”新课改战士!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