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课件1.ppt

湖南省2017年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在公共生活中 1.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识记 道德教育:交往的品德) 2.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歧视他人,不自傲或自卑。(理解 道德教育:交往的品德) 3.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理解 道德教育:交往的品德) 4.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理解 道德教育:交往的品德) 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识记 心理健康教育:交往与沟通) 教材知识导航 接 考 标 链 在公共生活中 走进公共生活 感受公共生活 融入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的含义 怎样感受公共生活 融入公共生活的原因 怎样融入公共生活 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 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 的 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 和 谦逊宽容 为人谦逊 理解他人 宽容他人 遵守规则 自觉遵守 ,维护 ,爱护公共环境好设施 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平等 权利 尊严 规则 公共秩序 尊重 络 知 识 网 在公共生活中 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 礼仪增进 讲究文明礼貌的作用 怎样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礼仪 礼仪的分类 讲究礼仪的作用 文明交往的 掌握技巧 学习和掌握文明交往的技巧和意义 人际和谐 美化生活 技巧 1. 感受公共生活(对公共生活的理解)(P2~3) (1)人与人相互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2)我们的公共生活并不仅仅是由周围所熟悉的人和事所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也就扩展到了整个地球“村落”。 2. 融入公共生活的原因(P3)(2016常德7)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理 考 点 梳 3. 我们怎样在公共生活中克服自卑的心理?(P4) (1)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优势。 (2)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 (3)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二节 平等交往 1. 在公共生活中,怎样做到与他人平等交往?(P6~7) ①平等待人。②谦逊宽容。③遵守规则。 2. 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1)对待他人,不论其天性、出身、贫富、职务,都要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对待。 (2)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3. 尊重从我做起,应该怎么做?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尊重社会。我们参与社会生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遵守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尊重。 (3)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与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息息相关。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我们应保护地球、尊重自然规律等。 4. 如何做到宽容? (2015张家界15) (1)尊重是宽容的前提。 (2)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迎合别人。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同时容纳别人的合理意见,和而不同,既维护个人的创造性又能够相互帮助,是和谐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5.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2015张家界7) (1)对待传统文化:①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珍惜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②同时,也要弃其糟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2)对待外来文化:①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共同繁荣进步。②学习外来文化,不能迷失自己,不能照抄照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我们在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继承、弘扬、保护好本民族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结合中国今天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6.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做?(2015株洲20) (1)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 (2)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