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志第二十二卷黄金志-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协会[编].pdf

黑龙江省志第二十二卷黄金志-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协会[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概 述 黑龙江省是中国黄金主要产区之一,素以 “三千里江山,金子镶边”著称。 至 年,黑龙江省累计探明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砂金居全国之首。 黑龙江地区已有 多年的采金历史。早在北魏正始年间 (公元 年 ),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一带的东夫余人就开始采金活动。隋、唐 时代 ,黑龙江地区黄金开采的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至辽、金时代 , “兴冶采 炼”,几遍南北。清代后期是黑龙江地区黄金史上的鼎盛时期, 年(清 光 绪 十七年 ),采 金工人达 数 万人 ,产 金 万两。中华 民国时期至东北沦陷以后, 黑龙江地区黄金工业每况愈下。 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 年来,黑龙江黄金 工业又经历了一条 曲折的发展道路,直到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黑龙江省黄 金工业才得 以迅猛发展,黄金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年产金 万 两,跃居全 国第 位 ,创新 中国成立 以来最好水平。 (一)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采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黄金生产始终伴 随着反沙俄势力盗采我 国黄金的斗争。 世纪 年代 以前,主要是群众性的自发采金活动,从业人员少、开采范 围小、黄金产量低 。沙皇俄 国一直觊觎 着我国宝贵的黄金资源 ,并不断遣人入 境进行盗采我国黄金的非法活动。据史书记载, 年(清 咸 丰 十 年 ),俄 人 越 过黑龙江,到 “漠河 以东、阿尔罕河、奇乾河等处,纵横二三百里 ”的地方盗 采黄 金 。至 年(清光绪九年 ),仅漠河金矿盗采黄金者就达 余人 。 年和 年两年,俄人盗采黄金即达 万余两,其 中强行收走 万两 。 对于沙俄的掠夺黄金活动,清朝政府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同沙俄政府交涉,要 求俄方唤回越界盗采黄金的俄人 。由于俄 国政府 的蛮横无理,清朝政府不得不 第 4 页 采用武力讨伐 。至 年 (清光绪十二年 )才将沙俄盗匪驱逐 出境 。为 了防止 沙俄再次入侵,巩固北部边防,爱国官吏提出了兴办民族采金业 , “兴利实边 ”、 “以杜外人觊觎 ”的主张。于是,民族采金业在黑龙江地区开始兴办起来 。 年 (清光绪十 四年 ) 月 日,中国第一个 “官督商办” 金矿 漠河金矿祭 山开工 。李金镛任金矿总办 。漠河金矿 的创办 ,不仅为黑龙江沿岸 地区金矿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而且在 国防上起到了 “兴矿实边 ”的积极作用 ,有 力地抗衡 了沙俄帝 国主义对我 国黄金资源 的掠夺 。漠河金矿开工投产 以后 ,又 陆续在黑龙江地区开辟了奇乾河、观音山、库玛 (呼玛 )、胭脂沟 、都鲁河 、余 庆沟等金矿 ,使该地区的黄金业空前发展 。至 年,采金人员多达数万人 以 上 ,黄金产量居全 国之首 。 清朝末年 ,黑龙江地区的采金业逐渐萧条衰落 ,产量大幅度下降。 年 (光绪二十六年 ),义和团运动爆发,清政府放松了对黑龙江地区黄金业的管理。 沙俄军队又乘机 占领吉拉林 、乌玛 、漠河 、呼玛 、观音 山、太平沟等砂金矿 区 和东清铁路 (中东路 )沿线 的穆棱凉水泉子等地金矿 ,进行掠夺性开采 。黑龙 江地区的黄金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