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PDF

1990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8 卷第11期 地 理 学 报 Vol.68, No.11 2013 年11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Nov., 2013 1990 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1 1 1 2 2 1 张 朝 , 王 品 , 陈 一 , 张 帅 , 陶福禄, 刘晓菲 (1.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 100875;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利用1991-2009 年中国农业气象站点记录的灾害及物候资料,首先对小麦各类气象灾害 发生的频次及所在生长发育期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然后通过对比较暖10年 (2000-2009) 与其 前10 (1990-1999) 年两个时期的灾害时空变化特点,探讨气候变化对灾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 明:干旱是小麦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类型,其发生频率高达79.21% ,冰雹、干热风、大风、 连阴雨等灾害类型也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有较多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典型气象灾害发 生频次有所增加,并且主要发生在生殖生长期。空间上,灾害类型增加较为明显的有:山东 半岛的干热风、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暴雨及冰雹。分析表明:不同灾害种类的发生及变化 的空间分布与中国气候变化特征有很强的关系。 关键词:小麦;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气候变化;高温热害 DOI: 10.11821/dlxb201311001 我国是农业大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各个发展阶段 的重要任务。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加之农业科技水平尚待提 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业受灾面积 达50000~70000 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0%~35% ,因灾粮食损失占全国粮食总产量 的8%~10%[1] ,给我国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当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种灾害的发生频次有显著上升,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3 年,张养才就分析了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特 [2] 征,并对其成因及类型进行了介绍 ;2005 年开始,国家气象局开始出版 《中国气象灾害 年鉴》对前一年各地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损失情况进行整理,我国学者也就不同区域内的农 [3] 业气象灾害发生、影响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如,卢丽萍等 以及房 [4] 世波等 利用省级及以上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 [5-7] 了空间特征分析。针对极端温度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也陆续开展 ;此外,对于不同地 [8-13] 区的干旱、洪涝以及小麦干热风等灾害类型也有广泛研究 。然而,以上研究多是要么 基于省级统计年鉴资料,要么针对局地灾害发生及其影响进行统计,或者根据某种灾害指 标进行趋势分析,尚没有基于详细的多灾种记录的全国性综合分析报道。因此,特别需要 详细分析我国实际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特征、主要灾害所发生的发育时期以及灾害频次的 变化,了解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主要农业灾害风险变化的新特点。 玉米、小麦和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 收稿日期:2013-02-25; 修订日期:2013-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0710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