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ZD6SP(最新国家标准).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2003 3.2 型号编制方式 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型号按下面方式命名 JTW-FG-XX XXXX X 分类号 产品序号 商标代号 分布光纤拼音首字母 探测报警感温设备代号 3.3 分类 系统按其探测距离可分为: a) 短距离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分类号为 S; b) 中距离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分类号为 M; c) 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分类号为 L。 4 要求 4.1 主要技术指标 4.1.1 主电源:交流输入电压变动幅度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10-15%,频率偏差不超过标准频 率(50Hz)的±1%。 4.1.2 备用电源:500W, 8 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4.1.3 整机功耗: ≤240W 4.1.4 测温范围:-40℃~+150℃ 4.1.5 测温距离:短距离(≤2km) 中距离(2km~4km) 长距离(≥4km) 4.1.6 测温精度:±2℃(测温距离 2km) 4.1.7 空间分辨率:±4m(测温距离 2km) 4.1.8 巡检周期:20~60s(测温距离 2km) 4.1.9 测量盲区:0~50m 4.1.10 系统使用的感温光缆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7424《光缆》的要求。 4.2 系统性能 4.2.1 系统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4.2.1.1 能够实时检测空间各抽样点温度。 4.2.1.2 根据用户要求,可调整巡检时间。 4.2.1.3 可以查询历史数据,可查询的历史数据不小于 999 条。 4.2.1.4 系统能显示系统主菜单,选择采样次数、触发电平和工作模式(校准和测量)等。 4.2.1.5 备有 RS-232C 通讯接口,便于联机组网。 4.2.1.6 当检测出报警信号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报警发生部位,并予保持,光报警信号 2 DB××/××××-2003 在系统复位之前应不能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但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 动。 4.2.1.7 在系统内部发生以下故障时,应能在 100s 内发出与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信 号: a) 系统与感温光缆之间发生断线; b) 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卡接触不良; c) 使用打印机作为记录报警时间手段的系统的打印机连接线断线、短路。 对于 a、b 类故障应指示出部位。声故障信号应能手动消除 (如消除后再来故障不能启动,应有 消音指示),光故障信号在故障排除之前应能保持。 4.2.1.8 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并应能对其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显示器进行功能检查。 4.2.1.9 系统应具有显示或记录报警时间的计时装置,其日计时误差不超过 30s。 4.2.1.10 通过系统可设定并显示感温光缆中各测量点的上、下限报警阈值;当被监视区域温度达 到设定阈值时,应能发出相应的预警或报警信号。 4.2.1.11 系统的操作功能应按表 1 的规定划分级别: Ⅰ级 允许一般操作人员操作的功能 Ⅱ级 允许专门操作人员操作的功能 Ⅲ级 允许工程设计、维修人员操作的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p98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