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原理与STP.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补充:网络基础知识 OSI 模型概述 一、OSI模型层次间的关系 四、各层作用与设备 1、物理层 冲突与与广播域 冲突域(物理分段): 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 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 广播域: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 如:在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传输一个广播帧,则所有其他能收到这个帧的节点都被认为是该广播帧的一部分。 冲突 2、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工作原理 3、网络层 逻辑地址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1、地址学习 Station D 发送一个帧(frame) 给 Station C 交换机从端口 E3 学习到 station D 的 MAC 地址 将该帧做 “洪泛(flooding)” 转发。 交换机在某端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的处理流程: STP 根的选择 STP 指定端口的选择 Path Cost 的计算 STP Path Cost STP 指定端口的选择 STP 根端口的选择 STP 的RP选择 网桥协议数据段 (BPDU) 根的选择 STP 的端口状态 Spanning-Tree Spanning-Tree Spanning-Tree 的总结 1.每个二层网络中,选一个“根(root)”交换机 2.每个“非根”交换机上,只有一个“根端口(root port)”。 3.每个网段(链接)有一个“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 4.非根交换机上的端口既不是指定端口又不是根端口的被阻塞。 5.非根交换机之间选择“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时,要比较非根交换机的“桥ID(bridge id)”,ID最小的交换机所属端口会处于forward状态。 6.每个非根网桥上的“根端口(root port)”是到根网桥的“路径开销值 (path cost)” 来选择,选最低值。 7.非根交换机上多个端口之间比较时,port id 最小的处于forward状态。 8.“根(root)”交换机上与其它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处于forward状态。 * Slide 1 of 1 Purpose: Emphasize: * * Purpose: This is an introductory graphic to tell students that redundant connections in the switch block are very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dundant, fault-tolerant network. We will be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of redundant connections in a Layer 2 network and the solutions to those challenges. Emphasize: The instructor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through some of the possible scenarios that are on the graphic. Emphasize the possibilities for disaster if the physical redundancy was not already in place and how that is only a partial solution. Bridging and switching are terms that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in this chapter. For the purposes of spanning tree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same thing. Transition: We are going to start with an overview of transparent bridging and look at what happens when a redundant link causes a loop. * Slide 1 of 1 Purpose: Emphasize: Layer 2 has no mechanism (like a TTL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