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pdf

  • 133
  • 0
  • 约1.8万字
  • 约 16页
  • 2019-04-05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059-2008
  •   |  2000-06-09 颁布
  •   |  2000-11-01 实施
  1. 1、本标准文档共16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T2059-2000 理全 前 .二1 本标准是对GB/T2059-1989纯《铜带》,GB/T2060-1989((黄铜带》,GB/T2062-1989((铝青铜 带》,GB/T2066-19891锡青铜带》、GB/T2071-1989锌《白铜带》,GB/T14594-1993((无氧铜板和 带》,GB/T14595-1993《白铜带》,GB/T14596-1993(青铜带》八个带材标准进行的综合修订。修订中 参考了日本标准JISH3100-1992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H3110-1992((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作了如下改动: 1)不包括带材的尺寸偏差部分。 2)将纯铜、黄铜和锡青铜类带材的规格进行了重新分档。 3)黄铜类增加了H70牌号状(态为M,Y,,Y,,Y,T),锡青铜类增加THSn7-0.2牌号状(态为M, Y,T)。 4)等同采用JIS标准,对纯铜带、H68黄铜带、H65黄铜带和QSn6.5-0.1锡青铜带增加了1/4硬 (Y4)状态。 5)将特硬 T()态的QSn6.5-0.1带材的抗拉强度由原来的不小于670MPa改为不小于640MPa, 延伸率相应地由原来的不小于2%提高为不小于5%。将半硬态Y(2)H62带材的抗拉强度下限由原来的 370MPa改为350MPa。对其他抗拉强度值进行了修订。 6)对纯铜、普通黄铜、锡青铜类带材的维氏硬度试验作了规定。 7)对厚度不大于2mm的纯铜、普通黄铜类带材的弯曲试验进行了规定;并参照JISH3110- 1992,对锡青铜带的弯曲试验重新作了规定。 8)将进行拉伸试验的纯铜、黄铜类带材的厚度由原来的不小于0.5mm改为不小于0.3mm, 9)杯突试验、电性能试验和晶粒度检验由原来的必做项目改为选做项目。 10)取消了H62软状态带材进行晶粒度检验的要求。 11)增补了T2,T3,TP1,TP2,H70软状态晶粒度的检验。 12)将无氧铜软状态带材最大晶粒度由原来的0.055mm改为0.050mm;并将黄铜类的软状态晶 粒度分为四级。 13)将无氧铜带材作含氧量测定时的取样数量由原来的最少一个、最多四个统一规定为二个。 14)增设了带材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一览表 见(附表8),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2059-1989,GB/T2060-1989,GB/T2062-1989, GB/GB/T2071-1989,GB/T14594-1993(带材部分)、GB/T14595-1993,GB/T 14596-1993, 本标准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惠娟、黄春梅、邵胜忠、张 健、陈荣国、程万林、杨丽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59-2000 代替GB/T2059-1989GB/T2071-1989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2060-1989 GB/T14595-1993 GB/T2062-1989 GB/T14596-1993 GB/T2066-1989 Stripsofcopperandcopperalloys 部分代替GB/T14594-199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