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撞击综合征.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肩及上臂部软组织损伤 第三章 肩及上臂部软组织损伤 上节内容回顾 1.肩部关节 2.肩部的肌肉 3.肩部的滑囊结构 4.肩肱节律 本节纲要 教学目标 1.熟悉肩部应用解剖生理 2.理解肩袖的组成和作用以及肩撞击综合 征和冈上肌肌腱断裂的病因病理 3.掌握其临床表现与诊断及治疗、训练 第二节 肩撞击综合征 定义: 肩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下滑囊、肩袖 肌腱等组织受到肩峰和肱骨大结节等结构 的挤压产生的创伤性炎症。 应用解剖生理 关节稳固三要素:骨性结构、韧带、肌肉。肩关节的稳固主要依赖于肌肉。 肩袖肌群: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组成,称“肩袖”(shoulder cuff)或“旋转袖”(rotator cuff)。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悬吊肱骨;②稳定肱骨头;③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④旋转肩关节。 应用解剖生理 肩峰下间隙 上界: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喙突 下界:肱骨头 前窄后宽 应用解剖生理 肩峰下滑囊 上方:肩峰、三角肌 下方:冈上肌、肱骨大 结节 应用解剖生理 冈上肌被视为外展运动的“起动装置”。 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解剖弱点,其中冈上 肌和肩胛下肌最易损伤。 病因病理 肩关节反复超常范围的运动使肩袖遭受过度牵拉、挤压并与肩峰、喙肩韧带不断摩擦,致使滑囊等软组织产生炎症,进而累及肩峰、肱骨头,导致肩痛、肩关节功能受限等症。 病因病理 肩峰外形 病因病理 病理变化:包括肌腱病变、滑囊病变、韧带病 变、肱骨头病变等。 病变过程:充血、水肿→软组织增厚、纤维化 →软组织钙化、骨骼硬化骨赘形成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①肩痛 多为肩前方持续性钝痛。 ②上举功能障碍 有肩袖大型断裂的患 者,外展及前举范围小于45°。 临床表现与诊断 ③肩痛弧征(painful arm sign) 患者主动或被动使肩关节外展或由外展位内收,在60°~120°出现疼痛,小于60°和大于120°时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为阳性。 ④反弓痛 患肢上举后再做过伸运动即出现明显疼痛或疼痛加重。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 Neer试验 临床表现与诊断 Hawkins冈上肌撞击试验 临床表现与诊断 砾轧音 术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病变第2期,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尤可闻及。 临床表现与诊断 压痛、肌力减弱 压痛多在肩峰下深部,以肱骨大结节处最明显。 撞击注射试验 在压痛点注射1%利多卡因2ml,疼痛立即消失,肩ROM恢复正常(据此可与冈上肌断裂相鉴别)。 临床表现与诊断 X线检查 晚期偶可见肱骨大结节处有骨质硬化、囊性或肌腱钙化等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鉴别诊断 肩关节周围炎:开始活动时即产生疼痛,整个 过程中均疼痛,疼痛不局限。 肩峰下滑囊炎:外展70°以上时始出现疼痛, 超外展则疼痛加重。 治疗与训练 1.限制肩部活动 5.理疗 2.冰疗 6.封闭治疗 3.中药治疗 7.功能训练 4.按摩治疗 8.手术治疗 治疗与训练 功能训练 急性期过后,可进行适宜的功能训练。 早期 完成无痛的主动活动。捏球练习、Codman’s下垂摆动练习、手指爬墙练习等。也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 早期 对抗肩内外旋(休息/中立位) 2~3个/组,2~3组/次,10次/天,组间间隔15秒 早期 早期 对抗肩胛后伸训练 2~3个/组,2~3组/次,10次/天,组间间隔15秒 早期 对抗肩胛前伸训练 2~3个/组,2~3组/次,10次/天,组间间隔15秒 治疗与训练 中期 当肩袖无阻力收缩已无明显疼痛时即进入本期,主要目标是增大关节活动度和肌力,使之基本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