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栽培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树菇的采收标准 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要及时采收。 四、茶树菇采收与加工 茶树菇的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抓住基部一次性将整丛大小菇一起拔下,以利下茬菇发生。 四、茶树菇采收与加工 采菇后管理 采收后清理菌袋料面,合拢袋口,让菌丝休养生息2~3天,然后又重喷水,连喷二至三天又出现原基,第二茬菇开始生长,以后重复上述管理,整个周期一般可收5~7茬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50~70%。 茶树菇的收购 茶树菇的干制 烘干茶树菇时,先将采下的茶树菇晒半天再烘,起始温度保持在40℃左右,然后慢慢提高到60℃,整个烘烤过程10-12小时。起始温度过高会烘成熟菇,降低品质。干品含水量13-15%,出口干品含水量要在13%以下。 加工 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及附着的杂质即可上市鲜销,亦可烘干,分级包装、远销,也可分级后进行速冻保鲜或加工成清水罐头。方法简述如下: (一)速冻保鲜 将茶树菇分级,菇体大小尽量一致,避免在速冻过程中的温度不均匀现象。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可延长保质期。先预冷至0—5℃,然后将温度降至零下39℃以下。速冻后的贮藏温度低于零下18℃,这样保质期可达一年。 (二)罐藏 工艺流程:选料预煮冷却——分级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入库 * 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茶树菇有特殊鲜香甜味,易引来多种害虫,在培养料内直接取食菌丝体,造成菌丝退化、菇蕾萎缩等现象,严重者绝收。 防治措施 1、搞好卫生,清除虫源:菇房内外的虫菇、烂菇及菇头、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垃圾等要及时清理销毁,铲除害虫的孳生地,防止成虫前来产卵或幼虫羽化成虫飞入菇房产卵孵化,消除虫源,减少虫害。 2、灯光诱杀:菇蚊、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诱杀。 3、药剂防治:在没有出菇阶段,用锐劲特、灭扫利等杀虫药剂直接向菌袋喷雾,幼虫为害严重的三天后再喷一次。 注意事项: 1、子实体生长期,不能喷药。 2、烂筒要及时处理,远离菇房深埋或焚烧。 3、合理使用农药,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磷化铝对蚊蝇、幼虫、成虫、螨类致死效果好,皆不伤茶树菇菌丝,但敌敌畏、磷化铝会杀死茶树菇原基、幼蕾、子实体,使之发粘、腐烂,所以要出菇阶段严禁使用敌敌畏和磷化铝。 茶树菇的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茶树菇栽培(高清) * * * * * * * * 二、生物学特性 1、温度: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其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茶树菇属恒温结实性菌类,出菇不需要温差刺激,其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20℃时出菇速度快。 2、水分: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可控制在65%左右,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子实体形成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生长过程则要求较低,因此在菇期先保持空气相对温度100%,待出菇后降至85%则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 (二)生理生态条件 3、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阶段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因此栽培袋的培养环境必须通风良好。但在出菇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有稍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出菇和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因此子实体发育时应适当减少通风,这种现象类同于金针菇栽培。 4、营养:茶树菇系木腐菌,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或杨树、柳树等腐朽部分。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最适碳氨化为60:1,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 * 5、光线: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 6、酸碱度(PH值):茶树菇性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PH值在4-6.6菌丝均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为5.5-6,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不良,因此栽培时一般可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上偏碱性。 * 三、栽培技术 (一)选育优良菌种: 目前茶对菇菌株很多,早期在江西省广昌一带推广的茶树菇菌株有江西赣州地区菌种保存中心选育的AS78、AS982等,近几年福建省推广的茶树菇菌株有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茶树菇-1、茶树菇-3、茶树菇-5等菌株。 其菌种制备如下: * 1、母种(一级种): 采用加富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15g、蔗糖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0.5g、B11g、水1000ml)或加麦皮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麦皮10g、水1000mL),以上两种配方均用琼脂20g。一般后一配方菌丝更粗壮。以上配方制作的母种在26℃左右恒温下培养7天左右即可。 * 2、原种(二级种): 采用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麦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