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二轮优质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 第一节 新中国1949-1956年过渡时期 一、根据提示,回忆教材相关章节内容:     考点提示 具体知识点(考点解析) 涉及章节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时间、地点、意义 1.4.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时间、内容、性质、意义 1.4.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时间、标志、意义 1.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时间、内容、意义 1.4.1 经济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时间、任务、成就、意义 2.3.1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时间、内容、意义、局限 2.3.1 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方针和政策的具体内容 1.5.1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具体的外交活动和成就 1.5.1 社会生活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具体表现 2.4.1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2.4.2 大众传媒的发展 代表性的报刊 2.4.3 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方面的论著及其主张;对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内容、论著 3.4.2 二、构建知识体系: 新中国历史总体回顾 新中国60余年历史(1949年至今)回顾 历史分期 历史年代 时段特点 过渡时期 恢复时期 1949-1952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改造时期 1953-1956 三大改造 十年曲折发展 1956-1966 曲折发展 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 严重破坏 二年徘徊时期 1976-1978 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 过渡时期编年史 时间 重大事件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三、按照下列提示,回忆教材相关章节的具体考点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历史条件:a.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b.政治上: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c.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并通过《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②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③意义:a.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b.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c.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d.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①初步建立: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职能变化: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结束,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③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考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①创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b.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性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考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①背景:两大阵营对峙;西方敌视新中国;苏联等国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②总原则:实行独立自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