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杜甫.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 Page ? * 河北省 万全中学 周华 电话诗歌朗读 登岳阳楼 (唐)杜 甫 (712-770)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登岳阳楼》译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首联: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首联 “昔闻”指诗人青年时代,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祖国山河残破,而诗人也到了暮年,历尽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 清人仇兆鳌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你是否同意? 应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 我们知道,杜甫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 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译文: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颔联10个字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 赏析 “坼” “浮”二字。 “坼”:诗人写得强劲有力,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把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登岳阳楼》译文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颈联:亲朋好友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泛着一叶扁舟四处漂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 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是年(768)已五十六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为什么“亲朋无一字”,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 因为“戎马关山北”。于是杜甫只能“凭轩涕泗流”了。 诗人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水抒发的是伤时忧时的感情。 《登岳阳楼》译文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尾联: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不禁泪流满面。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想的仍是国事,为之流涕。 尾联:凭栏遥望北方,忧国忧民。 * Page ? * Page ?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