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种质资源评价-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DOC

家蚕种质资源评价-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项目名称:家蚕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多元化品种选育 二、推荐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三、项目简介 蚕桑是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优良蚕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优良蚕品种的育成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数量及对其性状的研究深度,且育种研究越向高水平发展,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就越显得突出。近年来,蚕种质资源保存压力渐现、创新不足制约了优良品种的育成,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资源也提出了新要求。 本项目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重大专项农业项目等资助下,针对家蚕种质资源创新与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对资源开展全面的收集整理与分类评价,建立家蚕种质资源库和资源信息平台,发现与挖掘一批具有特殊性状的种质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创制一批不同性状类型的育种素材,并开展多元化蚕品种选育、改良与应用,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⑴建立了国内最大、富有浙江特色的“一库五点”家蚕种质资源库,资源保有量809份,占全国总量的23.17%;基于MS-SQL数据库建立了家蚕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可实现60余个性状字段信息的浏览、检索、分析与谱系查询,获软件著作权1项。⑵发现与挖掘了B84等一批在不同发育时期具有特殊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遗传学研究及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丰富素材。⑶利用重离子12C辐射蚕卵、转基因技术创制蚕种质资源,诱变育成强健性好、茧形大等不同性状类型的基础品种;育成具有生物矿化功能的转基因医用蚕丝品种,能够生产在生物体内具有吸收钙离子功能的蚕丝。⑷育成了5对非生丝用途的专用型蚕新品种:蚕丝被专用品种“9805D×J1D”,出棉率比对照种提高11.5%;粗纤度品种“新苗×明日”,茧丝纤度达5.217 dtex;分泌纯天然丝胶蛋白的专用品种“SC5×A3”,丝胶蛋白含量99.88%,黄酮含量高、抗氧化能力优,适于高档化妆品生产;生物反应器专用品种“雌蚕102N”,后代全雌兼具裸蛹性状、人工饲料摄食性好,适于基因工程表达高附加值外源基因;天然黄茧品种“金秋×初日”;相关技术获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⑸育成了4对以生丝为目的蚕新品种并通过省级审定:“华·东×春·晨”、“银丰×玉·珠”、“恒·丰×富玉”、“夏荷×秋桂”。⑹利用地理品系融合、限性斑纹基因改造技术,对我国2对现行主推品种开展种性保持、改良与提高。所培育的秋丰F系比原系统的kg茧制种量提高23.8%。 该成果的资源与信息先后被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采纳或应用。育成与改良的新品系、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817.94万张,新增社会经济增效2.95亿元。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四、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1、王永强,项目第1完成人,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主要技术贡献:负责制定研究目标、技术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完成成果总结。参与建立家蚕种质资源库、资源信息平台;作为执行主编出版专著1册;主持育成4对家蚕新品种;获得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优质高效家蚕系列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雄蚕新品种选育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获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3)。 2、孟智启,项目第2完成人,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要技术贡献:参与制定项目研究目标、技术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完成成果总结。参与建立家蚕种质资源库、资源信息平台;主编出版专著1册;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3对家蚕新品种;获得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利用EST信息资源大规模快速克隆家蚕功能基因”、“雄蚕新品种选育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分别于2007、2010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均为第1完成人。 3、陈玉银,项目第3完成人,教授,浙江大学,主要技术贡献:参与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创新与多元化品种选育研究,副主编《浙江家蚕种质资源》专著;发现与挖掘了B84等一批具有特殊性状的种质资源;育成“银丰×玉·珠”等3对蚕品种,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论文3篇。 4、曹锦如,项目第4完成人,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主要技术贡献:参与蚕种质资源库和资源信息平台的建立、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分类评价以及保存工作,利用现有种质资源主持育成了家蚕新品种“夏荷×秋桂”。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优质高效系列家蚕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夏秋用蚕品种芳山×星明的育成与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5、姚耀涛,项目第5完成人,高级农艺师,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要技术贡献:牵头组织并参与该院家蚕种质资源经济性状与形态性状调查,为我省家蚕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素材;参与《浙江家蚕种质资源》著作的编写工作。在家蚕种质资源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